第947章 乡土大明!(3)

“大家都签完字了吗?”

“都签过了,咱们新富村总共879户,今天每家每户都出了一个人,应到879人,实到879人!”

新富村农业合作社生产队长刘光从负责签名的队员口中得知了今天各家各户都派了人来,对于这个结果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看来他们新富村的村民生产积极性很高,不过说实话收割庄稼用不了800多人。

新富村的耕地一共有4.5万亩,这4.5万亩耕地大部分都是后来新开荒的土地。

他们富锦县地处三江平原,广袤的黑土地格外的肥沃,即使不使用化肥水稻的亩产也能达到800斤,有的时候年景好,部分稻田里的水稻年产能达到1000斤。

虽说这亩产1000斤和南方一年两熟的稻米亩产比不了,但这可是在大明帝国的辽东,辽东气候寒冷,降水和光照也不如南方,这稻米能有1000斤的产量已经是个奇迹。

在大明帝国提出把辽东建设为帝国的北部粮仓以后,又往关外迁移了不少关内百姓,之前还是沼泽地的北大荒就被开垦改造成为了耕地种植水稻。

新富村也是趁着把辽东建设为粮仓的东风大力开垦耕地,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有45亩的良田。

每年种植的大豆、玉米、小麦、稻米足够养活一家老小,这些多余吃不完的粮食还可以直接卖到村子旁边的粮食加工厂换钱。

“大家肃静一下!我先说说我们秋收的方案!”

“咱们待会分成小组分工合作,按照门牌的编号每10户编为一个小组,到时候每个小组就跟随着你们分配到的收割机一起到你们的地里指挥作业。”

“今年我们新富村采取的分粮政策依旧是集体收割集体分配,我们生产队收上来的粮食将会根据每家每户的土地亩数等比例分配。”

“谁家有困难了就给生产队说说,咱们可以给你多分配一些粮食度过难关!”

“这些机器的油料费也会从粮食收成上扣取,大家一起平摊,谁也不多掏钱谁也不少掏钱!”

“这是我们今年秋收的方案,等会贴到墙上大家可以仔细的看看!”

“我保证咱们的粮食分配都是公开公正的!”

“咱们20分钟后开始干活!”

刘光站在讲台上利用喇叭向村民们喊话,台下的村民们听的格外仔细。

他们对刘光提出来的方案并无异议,谁家的土地多谁多分配一些粮食很正常,等到粮食收割完毕统一称重后,按照每家的土地占比全村的份额直接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