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勉强算是及格

在重要的人事安排之前,无论是县委书记、市委书记,还是省委书记,都会与班子里的同志沟通交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兼顾各方利益。毕竟,组织实行的是集体领导制度,在没有充分沟通和酝酿之前就贸然将事项提到常委会上,就有可能在会上引发意见分歧。什么是组织意图?就是班子意见统一后形成的共识,这就叫做组织意图。所以,市委书记钟毅自然也需要与相关人员做充分沟通,平衡各方的利益和关系。

钟毅听到常务副市长唐瑞林说自己在这个时候应当主动站起来分忧,心里有些诧异。唐瑞林的回答和邓牧为的回答截然相反,邓牧为在涉及到临时负责人的问题上一推再推,坚决不接受;而唐瑞林在这个问题上却当仁不让,颇有毛遂自荐的意味。从传统观念上来讲,邓牧为似乎显得谦虚谦让,唐瑞林则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事实上,对于这两种现象,不能简单地用谁对谁错、谁好谁坏来评价,这只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

钟毅说道:“瑞林同志啊,我还以为你要推荐牧为同志或者瑞凤同志。你这个时候能有担当意识,很不错。不过,市政府的临时负责人是由省委决定,综合了大家的意见过后,还需要向省委做充分汇报,到底能不能成为市政府的临时负责人,还要看省委的态度啊。”

唐瑞林此前与周海英到省城送瓜,确实和赵道方书记在小院里闲聊了半个小时,虽然没有谈业务工作,但他觉得既然赵书记有意愿和自己聊半个小时,那就说明赵道方书记对自己并不反感。不然,作为省委书记,怎么会和一个地级市的常务副市长聊上半个小时的闲话呢?周海英那小子说话虽然不中听,但事实就是这样,自己的位置要靠自己争取,要动用一切能利用的关系和资源。自己都不争取,组织上凭什么考虑你那?

唐瑞林说道:“钟书记,我表态担任市政府的临时负责人,并不是说要当什么市长,而是说在这个特殊时间段之内,作为常务副市长,应该顾全大局,扛起政治责任,抛弃个人得失,主动为省委、市委分忧。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保证东原市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务有人抓、有人管。当然,市政府其他班子成员也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落实好各自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嘛。”

人都有一张嘴,一闭一合就能说出话来。义正言辞、大气凛然是说,苟苟营营、谄媚钻营也是说,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身处市委书记这个位置,钟毅对于任何人说的话都要持怀疑态度,因为任何人说话都不需要成本,语言是最为廉价的承诺。在市委书记的位置上,不仅要看怎么说,更要看怎么做。

钟毅笑着说道:“瑞林同志,你能有这个认识,我是发自肺腑地高兴啊。市政府在推动社会治理方面承担着关键领导作用,虽然东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好在这些问题还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改革嘛,肯定会有矛盾,发展肯定会有阻力,这些社会问题并不意味着出了问题之后就要否定发展的思路,就挫败了我们发展的锐气。东原一定要发展、一定会发展、一定能发展,这个认识不能动摇。东原的发展离不开干部,所以瑞林同志作为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有这样的担当是很好。”

钟毅谈了一天的话,当天谈完工作之后,已经到了下班时间。而省纪委副书记王忠强就带着齐永林来到了省监察局和省纪委的招待所,将齐永林安顿好之后,王忠强就给省政协主席邹镜堂打了个电话,委婉地表示要汇报工作,并没有说具体事项。邹镜堂得知是王忠强的电话,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会面,会面地点就在省政协邹镜堂的办公室里。

邹镜堂这几天心情有些复杂,自己向组织推荐的林华西,到东原不久就被组织调查。在调查之前,虽然纪委书记沙国亮给自己打了一声招呼,算是照顾了一下自己这个老同志的面子,但是这也让邹镜堂陷入了一种纠结和无奈之中。毕竟人是自己推荐的,如果出了问题面子上挂不住,如果没有问题,似乎有点小题大做的意思,面子上也是挂不住。

邹镜堂在办公室等到了七点,省纪委副书记王忠强乘车来到了省政协机关。进了大院之后,王忠强整了整自己的领带,又拍了拍自己的西裤,显得很是别扭,虽然到了厅级,但在东原不大家很少打领带,但是到了省城之后,省上为了展示省里领导干部积极开放的形象和太堵,这要求大家要打领带,穿西装。走在大姐上,只要看到西装革履打折领带的同志,多半就是领导干部了。

王忠强又看了看自己的皮鞋,这才走上电梯,准备到邹镜堂的办公室。

王忠强之所以能和邹镜堂直接通话,是因为大家都是东原人的缘故。虽然不在一个县里,但自从邹镜堂到了省城之后,和东原籍的几个领导干部交流就开始频繁起来。虽然之前大家没有什么联系,但乡音和乡情就是最好的纽带,同为在省城的东原人,大家在情感上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所以私下里,邹镜堂和副省长周鸿基、副省长岳峰、已经退居二线但享受正厅级待遇的李学文,以及省委省纪委副书记王忠强,大家平时联系颇多,偶尔相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进了邹镜堂的办公室,邹镜堂看了看时间说道:“忠强同志,这个时间点正好是晚饭时间,我们也不去外面吃了,我就请你在省政协机关食堂尝一尝省政协机关食堂的小炒吧。”

到了省部级和正厅级这个级别,追求的趣味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吃”上。和人一起吃饭相比,在乎的不是在哪吃、吃什么,而是和谁吃。所以王忠强能和身为正部级的省政协主席邹镜堂一起吃晚饭,并不在乎吃饭的地方是在机关食堂。

王忠强作为省纪委副书记,虽然和邹镜堂差了两个个级别,但面对邹镜堂,倒也十分淡定。毕竟只是在食堂内吃一顿饭,也没有什么需要客套的。两人就出了门,这个时候秘书就上前迎上来,在邹镜堂耳边小声说了几句,邹镜堂微微点头,三个人就一起朝政协机关食堂走去。

省政协机关食堂与县里、市里的食堂不同。多数机关食堂只供应早饭和午饭,至于晚饭,就是用中午剩下的给加班人员吃。而省政协机关则明显不同,每天不仅提供三餐,而且三餐都十分丰富。就拿包子来讲,就有荤素两种馅,至于市面上都难得一见的豆浆和牛奶,也都有供应。

秘书在前面小步快走,省政协主席邹镜堂和省纪委副书记王忠强两个人则缓缓在后面跟着,不时要交流两句。经过省政协机关气派的食堂,里面的红木家具透着厚重的历史感,整个食堂装修古朴大气,食堂里还有小包间。邹镜堂和王忠强两人到了包间,桌子上已经摆好了两荤两素家常小菜,一个蛋汤,虽不奢华,只是比普通人家做的稍显精致,除此之外,并无不同。落座之后,邹镜堂拿起筷子,先给王忠强夹了一筷子菜说道:“忠强啊,从东原回到省城,怕还是要走三四个小时吧?”

从省城出发去东原,原本七八个小时的路程,现在已经缩减到了三四个小时,但如果坐大巴车,则还是需要五六个小时。

王忠强伸出手,扶着自己的腰,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回去一趟,身体的累还是可以忍受的,主要是精神上的压力比较大。您知道这次涉及的是市长齐永林,他可是省内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个接受调查的地级市市长。”

邹镜堂对市长齐永林并不是太熟悉,当年自己在京的时候,回东原的次数偏少,和齐永林有过几次碰面,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只是微微叹了口气说:“听说是栽在了一辆汽车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