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将军身披铠甲,腰间佩剑,如同一尊铁塔般矗立在朝堂之上。他久经沙场,目光锐利如鹰,能够洞察人心。他本对顾长渊这初出茅庐的新晋官员心存疑虑,认为他年轻气盛,做事鲁莽。但今日顾长渊在朝堂上如此大胆地揭露魏丞相,这份胆识和气魄,却让他心中有所动摇。他紧紧地盯着顾长渊,试图从他的一言一行中看出破绽,却只看到一片赤诚和坚定。
魏丞相见顾长渊将矛头指向杨将军,心中暗叫不好。杨将军手握兵权,为人刚正不阿,若是他倒向了顾长渊,那自己的处境就危险了。他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故作镇定地说道:“顾大人,你口口声声说本相贪污军饷,可有证据?空口无凭,污蔑朝廷重臣,可是死罪!”
“证据?”顾长渊冷笑一声,“丞相大人,您贵为当朝丞相,难道不知各地税收的流向?难道不知国库的银两去了哪里?这些账目,难道不是由您一手掌管的吗?”
魏丞相被顾长渊逼得步步后退,恼羞成怒之下,他开始攻击顾长渊的出身和动机:“顾长渊,你不过是一个落魄子弟,靠着祖上的荫蔽才得以入朝为官。你今日如此污蔑本相,究竟有何居心?是不是想借此机会往上爬,取而代之?”
顾长渊面对魏丞相的污蔑毫不退缩,反而用更犀利的言辞反击:“丞相大人此言差矣。我出身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心中装着国家社稷,装着黎民百姓。不像丞相大人,我并没有将国库的银两中饱私囊,也没有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你…你…血口喷人!”魏丞相气得浑身发抖,指着顾长渊的手指颤抖不已。
顾长渊不理会魏丞相的怒火,继续说道:“丞相大人,您说我居心叵测,想取而代之。那请问,我取而代之之后,会像您一样贪污腐败,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吗?我会像您一样,让边关将士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吗?我会像您一样,让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吗?”
一连串的质问,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地砸在魏丞相的心口,让他无力反驳。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发现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
一直站在顾长渊身后的徐凛风,此时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递给他一个眼神。顾长渊心领神会,微微点了点头。他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顾长渊转向皇帝,拱手说道:“皇上,臣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点虚言。臣恳请皇上彻查此事,还臣一个公道,还百姓一个公道!”
皇帝坐在龙椅上,不动声色地看着这场争辩。他的眼神深邃而平静,让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他想借此机会看看顾长渊到底有何目的。这场朝堂上的舌战,看似是顾长渊和魏丞相之间的交锋,实则是…
“皇上,”一直沉默不语的杨将军突然开口,打破了大殿内的沉寂,“臣有本奏。”皇帝深邃的目光落在顾长渊身上,带着审视的意味。顾长渊感觉如芒在背,却不动声色地挺直脊梁。他知道,这场辩论不仅仅是与魏丞相的交锋,更是向皇帝展现忠诚的良机。
“丞相大人,”顾长渊的声音掷地有声,“您说我出身卑微,心怀叵测。可微臣所求,不过是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难道为君分忧,为国效力,也成了罪过?微臣年少轻狂,或许言语有失,但赤子之心,日月可鉴!微臣斗胆请皇上明察,还微臣清白,也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他说着,深深地叩首,额头触地,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