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袁绍实力强大,难以卒除,则万不可再令曹操成为变数。
贾诩答道:“曹孟德实力虽弱,其志则远,其行难测,今不早图,必为后患。
若袁绍之属,其行如掌上观纹,无所忧也。”
张辽派使者飞骑复信,愿与李通会师于州县。
张辽、郝萌入河内时,兵力约五千人。
郝萌乃河内人,派部曲回乡募兵,又得千余人。
到达州县时,兵力已近七千。
李通本担心张辽新兵过多,反而会拖累其战斗力。见张辽将新兵全部交给郝萌统领,自己仍只领三千老兵,才放下心来。
当此之时,兵贵精而不贵多。
张辽虽为麴义所败,但由于是在城中作战,里巷狭窄,麴义强弩未能充分发挥威力,折损并不甚多,约数百人,对其总体战力未造成太大影响。
张辽与关羽性情相投,目前刘备、吕布面和心不和,仍不妨碍两人私交。
他与李通、许褚等是初次见面,双方都有惺惺相惜之意。
军情如火,不便多加寒暄,直接进入正题。
绥南军参军李放挂起地图,介绍最新形势,最后总结道:
“当前麴义、曹操合流,南下河阳,欲击我军。
扑空后必掉头北上,寻找我军决战。
我军何去何从,请各位将军决之。”
张辽对刘备军中实行的参谋制度也有所闻,听了李放简明扼要的介绍,觉得不错,遂问道:“君既是参谋,有何建议?”
李放用手在地图上轻轻一点,道:“野王!”
续道:“麴、曹主力尽出,野王必然空虚。
根据谍报,河内军虽被收编,张杨本人尚未遇害,现被软禁在野王。
我军可直捣野王,救出张杨,以其名义号令张杨旧部,命其反正。
不求能给麴曹两军以伤害,但求能造成些许混乱,迟滞其一两日行军。
我军则直扑沁水,坚壁清野,做持久固守之计,等待刘公大军北上。”
郝萌反对道:“刘公若不能及时派遣大军,我军反被敌人南北夹击,恐难久存吧?”
郝萌深受吕布信重,自然知道吕布跟刘备看似有姻亲之好,其实貌合神离。尤其是关中大乱后,刘备对吕布形同三面包围,更加剧了吕布的不安。
若遇困难,郝萌宁肯撤回河南,也不愿与麴曹联军恶战。
李放反驳道:“合则两利,分则两败。
君若独执一见,反易被麴曹各个击破。
若逢难轻易言退,何必劳师动众渡河来救河内?
若欲救张杨、存河内,岂可惧于一战?
麴义、曹操本为利合,久必两分,难以长久。
我军只需坚持一月,刘公必至矣。”
张辽问于李通、许褚,后者皆从李放之计。这本就是以贾诩意见为主,李通等早已议定的方略。
张辽思索一会,断然道:“就依君计!”
郝萌还待呶呶,张辽道:“君可南归,我自北向。”
郝萌不敢率兵独行,只得嘟囔道:“君为主帅,我听君便是。”
两军即日出发,自州县西上,直扑野王县。
麴曹两军在河阳扑空后,麴义欲挥兵东下,前往州县、怀县,认为李通、张辽必有一方在此,先歼灭哪方都是一样。
曹操却道:“李通、张辽,皆有将才,不可以常理度之。
若袭我后方,于我军大不利也。”
坚持提兵速归野王。
麴义拗不过曹操,只得同意。
曹操率骑兵在先,步卒及麴义军继之。
曹骑与李通张辽联军在野王县之东三十里猝然遭遇。
两军都吃了一惊,大战立时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