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广元、公威、州平等,皆有才略,当一展所长,济世安民,岂能悠游终日,逍遥林下?
至于徐公,若不嫌弃品秩低微,可为一司之主,与张子布、华子鱼共秉政事。徐公意下如何?”
徐璆、孔融等,资历老,名气大,之前不得不给予高位显职,与刘备地位不相上下。
天子在朝,朝廷仍有一定号召力,为免朝廷与徐璆等合谋,给刘备来个釜底抽薪,动摇根本,刘备只能架空徐璆等。
州牧如袁绍、刘表、曹操、吕布,皆集军政之权于一身。
徐璆、孔融和第五巡之州牧,在刘备地盘上,只有民政之权,且上有左将军府挤压,下有郡国守相主事,权利逼仄,诸事不便。
名虽显,而权极小。
若欲逍遥度日,终日高睡,此位上佳。
若欲做些实事,则因无权,举步维艰。
现在天子被害,已无所谓朝廷,形势大异。
刘备不再担心朝廷勾结徐璆架空自己,则徐璆等人若肯居于己下,他绝不会不用。
听了刘备的问话,徐璆一时未答。
刘备虽未明言,意思非常清楚。若欲做事,就需服从刘备。若不愿服从,刘备仍会待如上宾,但无事权。
左将军与州牧,品秩相当,原本徐璆对自己的定位,与刘备是同僚关系,和衷共济,共救天子。
如今双方在救天子上已无合作基础,若欲扩展合作至平天下、救万民,则必须一个为主,一个为从。
蛇无头不行,鸟无首不飞,自然之理也。
徐璆扪心自问,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
他长叹一声,道:“我年老体衰,难为将军效力。
豫州诸吏,皆有异才,将军可用之。
我长子亮,于水利似有所长,亦请将军察之。
我与文举等可共从郑公游,以经学自娱,教书育人,亦乐事也。”
徐璆最终选择退隐。
天子被害后,若刘备或袁绍等进兵长安,诛杀逆贼韩遂马腾等,然后拥立天子,不管是河间王世子还是梁王世子,徐璆都能接受,也愿意辅政朝廷。
但现在是逆贼立一帝,袁绍又立一帝,刘焉自为帝,刘备不准备立任何人为帝。
小主,
徐璆心中信念已然破灭。
去休!去休!
田园将芜,胡不归?
徐璆遂辞去豫州牧之职,命其佐官皆就刘备,听从安排。
豫州别驾崔钧、治中石韬、兵曹从事孟建、部郡国从事陈化、主簿应珣等皆为徐璆所征辟,也欲辞去。
徐璆斥道:“左将军宽宏豁达,知人善任,英才投之者如流水,终能拨乱反正,混一九州。君等舍左将军欲何往?”
石韬等还待呶呶,徐璆语重心长地道:“前汉末年,王莽乱政,人心思汉,乱世不过十余年,光武便底定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