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乃刘虞长子,本年二十八岁,志怀高远,兼资文武,曾在朝廷任侍中,天子因董卓之逼,派刘和去见刘虞,让刘虞率兵迎救天子,结果刘和被袁术扣留,袁术为曹操所败,刘和趁机逃走,到冀州又被袁绍扣留。
公孙瓒杀刘虞,袁绍才把刘和放走,希望他与刘虞旧部共反公孙瓒。
刘和不止深恨公孙瓒,也恨袁氏兄弟,一心想崛起幽州,再振其父基业。
不过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一直轻视刘和,刘和仅掌握千余部队,仅成为名义上的首领,真正的首领乃是鲜于辅。
小主,
素利等遂道:“刘牧恩同父母,我等若不为其报仇,非人哉!”不提退兵之事。
公孙瓒困锁边境,又常越境攻击,鲜卑深受其害,刘虞采取怀柔手段,确实给了鲜卑、乌桓等胡族以喘息之机,说恩同父母有些过,但确实大有恩惠。
刘虞忠于汉室,当初闻韩馥、袁绍要立他为天子,坚拒之,欲奔匈奴以自绝,但他“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使得鲜卑、乌桓、匈奴等再次壮大,难说无过;
公孙瓒跋扈骄奢,图谋割据,擅杀大臣,可谓乱臣贼子,但他恶战乌桓,力御胡虏,“闻有警……如赴仇敌”,亦有功于华夏。
孰为忠?孰为奸?亦难辨矣!
田楷仍旧勇猛如往昔,唯脸上沧桑、眼角愁容,显得他比实际年纪老了好几岁。
田楷在青州与袁谭连战两年,虽然抗住了袁谭的攻势,但前期勉强支撑,后期依靠刘备、张飞,未能取得尺寸之土,在公孙瓒心目中的地位直线下降。
田豫北上,田楷便归于公孙瓒。
公孙瓒待得渔阳太守王门求救,才想起田楷,将他与严纲之弟严纪派来支援王门。
田楷奋勇出击,击败鲜于辅,威震幽州。
王门嫉妒,严纪恭贺。
田楷则怀忧色,道:“鲜于辅性情坚忍,其众未溃,实不易图也。
僵持下去,前线一旦有变,我等前途亦难料矣。”
他在公孙瓒军中见得袁军精锐,又是沮授统领,深以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