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九零年初,关东群雄讨伐董卓,鲍信及弟鲍韬率兵至陈留,与曹操合兵一处。
袁绍、曹操表任鲍信为行破虏将军,鲍韬为裨将军。
当时袁绍兵力最强,声望最大,豪杰归心。
鲍信却对曹操推崇有加,道:“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苟非其人,虽强必毙。君殆天之所启!”深自结纳。
曹操十分感动,尊鲍信为兄。
曹操、鲍信独自出兵攻击董卓,却被徐荣击败,鲍信负伤,鲍韬战死,实力大损,只得依附袁绍。
公元一九一年,黑山入寇东郡,曹操得以离开袁绍任东郡太守,鲍信也被表任为济北相。
袁绍一是用二人讨贼,二是遏制兖州刺史刘岱,所谓未得冀州已望兖州。
鲍信踱步发愁是因为收到曹操的书信,曹操在信中说陶谦派兵数千进屯东郡之发干县,呼应公孙瓒,威胁袁绍后背,黑山贼张燕等又蠢蠢欲动,牵制了袁绍不少精力。
若袁绍战败,公孙瓒得冀州,铁骑南下,其锋无人能挡。
曹操因问鲍信能否派兵助他击陶谦于发干。
鲍信虽心中对袁绍有想法,但也明白曹操所言不虚,若不破陶谦,袁绍首尾难顾,失败可能性极高,届时公孙瓒将无人可制,有心出兵,可惜黄巾横行,祝阿巢集时来寇掠,自己堪堪守境,哪还余力出兵呢。
“将军,哨骑有紧急军情报告!”门外卫士来报。
鲍信的官职是行破虏将军兼济北相,因此属下称他为将军。
紧急军情?
鲍信一惊,忙命进来。
一名身材不高但气质稳重的士兵踏进堂中,上前拜见鲍信。
鲍信认得此人乃是哨骑都伯于禁。
于禁,字文则,与鲍信是老乡,都是泰山郡人,于禁家在巨平县,与鲍信家乡平阳相距一百多里。
于禁二十岁随鲍信起兵讨黄巾,相从七年,他勇力一般,杀敌不多,没立下什么大的战功。
以他的过往功绩,鲍信给他一个都伯虽然不算是特别照顾,也算不上苛待,恰如其分。
鲍信问道:“文则,有何军情?”
于禁道:“回将军,属下今晨发现巢贼有异动,似有拔军东下的迹象。”
他处于祝阿前线,负责侦探巢集动向,发现巢集调集军队的行动后立即飞驰回报。
鲍信面露疑惑,喃喃道:“巢贼东下是做什么?”
于禁试探着道:“或许是去攻打刘玄德?”
鲍信恍然道:“不错,不错!刘玄德渡河南下,已克漯阴,明显是要东略青州,祝阿正是其兵锋所向。巢贼这是先下手为强!唔,如此一来,吾倒是能拨出一千兵马西上……先破陶谦,向孟德借兵东下,趁刘、巢相斗皆疲,乘隙破之……”
最后声渐不可闻,心中计较已定,当下一边命于禁再去打探,一边整齐兵甲,以便尽快派兵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