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城门失火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644 字 9天前

但稍后,冲天而起的浓烟扰乱了这份和谐。

火光从西南边冒出,先是丝丝缕缕的烟雾,不一会便出现明火,火光越来越浓,空气中传来烧炙过的焦糊味,异常刺鼻。

三人对视一眼,表情稍显凝重。

金陵城虽繁华,却还是有棚户区的,除此之外更有不少亭台楼阁的竹木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实难短时间扑灭。

看起火处,离这边尚远,不致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却也是心下戚戚,三人默默的加快了步伐。

他们行到离住处还隔一条街时,从街道另一头忽然跌跌撞撞的跑来几个人,面色惶急,惊魂未定,口中嘶声叫道:“倭寇……倭寇进城了……”

倭寇?三人皆是一震,这可是南京金陵城哪,倭寇能悄无声息的入城烧杀抢掠?

所谓倭寇,顾名思义,便是倭国贼寇,强盗也。

就这个问题,冯过曾与陈亮聊过,关于其由来、形成、壮大乃至猖獗盛行皆进行过深度剖析。当然,由于相关信息渠道并不完整,陈亮等是知之不详的,冯过却知晓其中始末。

首先,百年前倭国施行了海禁政策,倭国很多的生活必需品需要从中国买进,海禁政策的实施让这些商品的价格大幅上涨,这就让倭国的领主、商人、武士等人认为有利可图,他们不顾政府的海禁政策,纷纷来到中国获取这些商品,后来渐渐变成了掠夺,他们有组织的招募一些武士和浪人来到中国进行武装走私和掠夺活动。

其次,大定也同样施行了海禁政策。大定建立之久,还有一些残余反抗势力存在,他们就和倭国人一起合作把沿海附近的岛屿作为大本营,时常扰乱东南沿海。而当时东南沿海一带的商品经济在逐渐的发展起来,走私商品能获得巨大的利润,这就形成了很多的走私集团。在这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大定决定施行海禁政策来维持国家的稳定和充足的财政收入。

再者,大定政治的腐败也助长了倭寇的产生。这数十年来,政治渐渐变得腐败,官员贪污的事情很常见,政治的腐败也影响了明朝的军事实力,军队的兵器和训练都很缺乏,士兵的战斗力很差,对于沿海地区的防卫能力也大幅下降。甚至不敢出海作战,这就让很多岛屿被倭寇占为己有,当倭寇扰乱沿海地区时,大定的军队也经常被他们打败。

综上所述,这就是倭寇产生的原因。但时有名将戚继光整顿军备,训练士兵,多次打败倭寇,这才让东南沿海地区逐渐恢复平静。

而且,倭寇多在东南沿海抢掠,上岸到金陵城,怎么听都觉得可信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