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钱的都是小问题,关键是彼此熟悉,办事儿也能可靠放心。
听完二姐夫的安排后,我很庆幸叫他来帮我,不然除了麻烦外,还要浪费很多时间。
晚间,等安排好了所有后,他们便先去各自休息。
而我则与爸妈说了那件,潜藏了多年的心愿。
“啥?你要出钱修庙山?”
“为啥呀?还有你打算出多少?”
“嗯...多少我还没想好,但肯定是要修的...”
我一开口,爸妈就愣住了,压根不理解我为何要这么做,难道是钱多得烧得慌吗。
自然不是!我也不着急,更没打算隐瞒,而是道处了其中缘由。
“咋说呢...就是我之前,在心里向庙里的神许了一个愿...”
“什么时候?什么愿?”
相比我爸的不解外,我妈反而更加好奇。
我才说了一半,她就打断我问了起来。
“时间很早了,估计六七年了吧...”
“愿的话,是说如果能保佑我事业有成,我就重修上山的路,并重塑神像,兴建庙宇...”
是的,虽然听着离奇,又不靠谱。
但这个愿,确实是我在自己心里,很虔诚地许下的。
那时候,尽管我有侥幸心理,但对于神灵,却永远是心存敬畏。
就像爷爷对神灵的许诺一样,年年不会变,年年必兑现。
“这...若是没干成事的话,倒没法儿还了,现在吗...是必须得还的...”
“不过,你想怎么还,得花多少钱?”
对于向神灵还愿这个事,我爸妈同样心存敬畏,也觉得是应该还的。
就像讲诚信一样,既然心口许诺,那就必须兑现,不然的话,则是欺诈。
“花钱多少,倒也无所谓,我顾及的是,如果我这样做了,村里人会不会有什么怨言...”
“所以我想找个人,象征性地弄一个捐赠,也让村里每家都出一点,哪怕几块钱,到时候也不会觉得,是我在炫富啥的...”
其实,这才是我最大的担忧。
还愿本身没什么,但若搞得太过隆重的话,必然会引起有心人的其他想法。
因此,还不如带着大家一起,既兑现了对神灵的许诺,又能让大家出钱出力,各得其好,岂不是可以两全其美。
何况这样一来,名义上虽不是我一个人,但效果却比我一个人还会好。
“嗯...这样也好,咱们这庙也该修一修了...”
“至于你说的这个,我再去问问你爷爷,看他怎么说...”
“明天你们先去大秦,等回来后,我们再和你爷爷一起商量!”
听了我的解释,我爸没有反对,却要先与爷爷说说。
这是我预料到的事情,家里每逢大事,爸爸都要和爷爷,以及叔叔商量一下。
妈妈的话,也没说什么,只是悄悄的问我,到底有钱没,没的话就少出一点!
嘿嘿,我妈妈还是那样可爱,啥事儿都能最先想着她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