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大汗顺应天意,继皇帝位!”
“...”
一时间群臣神情激荡,声音雄厚而洪亮,久久没有散去。
皇太极对着跪倒一片的朝臣说道。
“虽然现在,察哈尔和朝鲜诸国虽然已经臣服,但是大业未成。成大业前先受尊号,有违天意啊!”
这是皇太极一贯的作风,都是“谦逊”的先来个推三阻四。
朝臣们自然是懂这个“门道儿”的,自然是再三恳求、上书。
一直磨了半日,皇太极还是不允。
最终还是多尔衮看破了其中的关键,他与济尔哈朗、多铎、豪格几人商量了一会儿,便再去向皇太极劝谏道:“大汗不受尊号,过错全在我们诸位贝勒啊,是因为我们不为汗主尽忠信,不仁不义啊,所以才让大汗拒绝不接受啊!”
多尔衮看出的关键就在于皇太极想让诸位贝勒用誓言把自己束缚起来,他才肯干,于是才有了之前的私下商讨,看众人没有表示。
想着海兰珠的事情,还需要在皇太极面前多刷刷好感,于是先行做出了表率。
“我等愿立誓做保证,修身谨慎,已尽臣道。”
有了多尔衮的出头,也就接二连三的开始立下誓言,虽然还有人有些迟疑,但看着眼下的场面,也是纷纷立下了誓言。
毕竟在这种事情上谁也不敢落后,往往是积极拥戴有功,犹豫怠慢获罪。
看到这一幕的皇太极,眼角微微放松带着笑意。
“你们的心意朕都明白了!一是为了朕,二是为了我们大金的江山啊。朕一定重新考虑诸位贝勒的建议!”
当晚,诸位贝勒在皇太极的暗示下向朝廷重臣转达了意思。
不管是八旗子弟还是后归顺的汉官都纷纷表明自己的忠心,于是当晚的上书数不胜数,都是向皇太极表明自己的忠心,立下的誓言且劝谏皇太极继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