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这里是归处!

韩岩副院长办公室。

紫檀木座钟缓缓敲着,徐风华的手指正无意识地摩挲着皮质沙发扶手上的裂痕,此刻在月光下泛着褐色的暗光。

窗外的银杏叶沙沙作响,徐风华缓缓坐在陆安的对面。

"当年我收到梅奥拒信时,把办公室的解剖模型砸了。"徐风华突然开口,"在回复的拒绝信中,他们说我'缺乏跨文化医疗视野'——去他妈的跨文化,不就是嫌我在县城医院干过五年?"

陆安了解过师兄徐风华的职业生涯。

他原本是专科,通过专升本,最后研究生考入京都大学,一直读博,成为了韩岩导师的弟子。

从专科到博士后,徐风华师兄的职业生涯也算是一段传奇了。

特别是在看重第一学历的京都大学,他能有今天的成就更是难能可贵,可以想象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师兄的腹腔镜胆管吻合术,至今还是教学范本。"陆安转动着茶杯,普洱的倒影里晃动着徐风华紧绷的下颌线。

"可那又怎样?"徐风华突然起身,白大褂带翻了茶几上的茶杯。

茶水在桌上白纸上洇开,恰似当年被拒信揉皱的申请书。

"我熬了三个通宵做手术视频,配上双语解说,结果梅奥的回复邮件连附件都没打开——系统显示阅读时长2秒!"

韩岩的钢笔在病历本上悬停,墨水在纸面滴出黑洞。

他想起那个暴雨夜,徐风华浑身湿透地冲进办公室,手里攥着湿透的快递袋——国际邮戳上的罗切斯特字样被雨水泡得模糊。

陆安缓缓弯腰将茶杯捡起。

"你知道梅奥的实验室有多少台达芬奇机器人吗?"徐风华扯松领带,露出颈侧因长期低头手术形成的褶皱,"整整十二台!我们整个华夏才..."

"但中国每天有四千台急诊手术。"陆安的声音很轻,却像手术剪裁开纱布,"师兄您还记得那个农民工的钢筋贯穿伤吗?你跪在CT机旁托着他血胸两个小时。"

这些往事,都是陆安从方任勇那里听来的。

一个第一学历是专科的医生,来到京都之后面临了多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