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能假冒?周总的气质异于常人,瞧着就跟别人不一样,这哪能认错?”
“您说实话吧。”
华总不好意思地笑笑,“我在曼达林的墙上看到创始人的照片,您摆在第一位,您长这么漂亮,我哪里能忘?”
创始人的照片墙是李淼搞的,美其名曰企业文化,楚榆都没注意,没想到华总倒是看到了。
门卫没想到她真是来谈生意的,一脸歉意。
楚榆笑笑,“华总,我这次来鹏城出差,听说鹏城这边的原料厂商手里有不少好东西,我想来见见世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曼达林在原料商眼里,那就是上流金主,华总想拿曼达林的订单,楚榆明明可以拿乔的,可她却如此谦逊。
华总心里佩服,“您可别折煞我,不过,我们今年是真的有创新,别的不敢说,但有一样东西,你们曼达林肯定需要。”
“您说。”
“我们刚研发出一款紫外线过滤剂,比以往过滤剂更稳定,效果也更好。曼达林的防晒霜要是用了我们的过滤剂,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紫外线过滤剂是化妆品的常用成分,可以加在防晒霜、润唇膏、化妆品里。
很多紫外线过滤剂是有害的,会对皮肤有负担,甚至癌变。
曼达林的防晒霜是从另一家供货的。
八十年代末期,国内原材料供应商少,楚榆不能奢求产品刚上市就达到几十年后的效果,只能慢慢改进,要是有新的原材料能用在防晒霜里,那产品就可以更迭换代。
更迭换代是一次很好的宣传机会,表明企业一直在认真搞研究。
华总带楚榆参观了雅兰的工厂,鹏城这边的工厂都在认真搞事业,原材料确实比从前好了很多。
“我们曼达林要求较高。”
“这我知道,曼达林护肤品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用的很多都是进口原料。我上门拜访,也是想让周总知道,我们自己研发出的一些东西,远比外国货更稳定,要是周总愿意给我们机会,我们一定会给出一个更加合适的价格,实现双赢。”
楚榆没有盲目答应,换原材料对她而言意味着省钱,可对顾客而言,则意味着改变。
顾客认准某个产品,一直使用,某一天产品忽然更迭换代,替换了某种原材料,顾客使用后,一直过敏,如此一来,曼达林就会失去一位忠实顾客。
“材料如何,等让我们团队用过才知道。不瞒您说,我们目前正在研发涂抹式面膜。”
“面膜?有的,我有原材料的,您说这不就巧了吗?上个月刚从国外进了一批原材料……”
华总激动地给楚瑜介绍。
楚榆参观完工厂,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也算长见识了。
华总是本地人,信奉本地人那一套,非要拉着楚榆去他办公室泡茶。
楚榆推脱不开,只能坐在茶桌前,听着华总给她介绍各种茶的区别,以及什么叫一泡,二泡,三泡。
楚榆对茶不感兴趣,可多认识人总是好的,更何况鹏城这边的商家容易抱团,认识了华总,就等于认识了鹏城原料商的供应圈子,认识华总的朋友圈,她将来找材料总要方便点。
“华总,不瞒您说,我现在需要一款质量高的无纺布,不知道您是否有认识的人。”
华总愣了一下,“无纺布?这护肤品公司要无纺布干什么?”
楚榆笑了笑,没说自己研发面膜的事,毕竟她要走在行业前面,就不能泄密。
防晒霜的事就是个教训。
“我们公司要研发一款新产品,需要可供化妆品用的无纺布,最好布能贴合皮肤,耐水性强一点,不会一扯就破掉的。”
华总不明白她在搞什么,可他还真认识无纺布厂家,开厂的老板是他同村的小伙伴,俩人童年时一起长大的,无纺布在这个年代多用医用,无纺布工厂也不咋赚钱,他那个朋友一直嚷嚷着没饭吃。
华总拍大腿,“您等着,我这就给无纺布工厂的老板打电话,让他开车来接您。”
楚榆寻思着这一趟没白来,这边原料没看中,无纺布倒是有眉目了。
无纺布有眉目,贴片式面膜就有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