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老罗伯特的改观

沈珺是楚榆干妈,干妈疼闺女是应该的,可心疼成这样也是少见,反正邓芳萍长这么大,就没见过哪个干妈这样的。

见闺女冷,就给闺女家买几个炉子,改天闺女喜欢钻石,那是不是得买个钻石矿?

邓芳萍厨艺不错,又有舒蕙和舒爱国帮忙,这一桌年夜饭倒是挺丰盛的。

一锅羊肉涮火锅、炸春卷和炸藕合、卤猪蹄和卤牛肉,红烧排骨和红烧猪蹄膀,再加鱼虾鲍鱼等海鲜,几道汤水,八盘冷菜,这一桌子满满当当的,叫人食指大动。

楚榆吃的像个小仓鼠,邓芳萍给她夹了块肥的蹄膀肉,沈珺知道她不爱吃肥肉,帮她吃了蹄膀肉,又给她夹了块瘦肉吃。

邓芳萍愈发觉得稀奇,沈珺对楚榆比舒蕙这个亲妈还上心,再说了她可是看得真真切切的,沈珺的眼里满满都是对楚榆的爱,那爱满的都要溢出来了,就是邓芳萍这个当妈的人,都没有用那种眼神看过自家闺女。

这倒是稀奇了。

一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饭碗还没放下,就有人来串门了。

“佟大娘?”楚榆笑着打招呼。

“楚榆啊,你好几年没回来,大娘特别想你,这不,听说你回来了,大娘带了点卤货让你解解馋。”

佟大娘在楚榆的指点下,去德阳做小吃,卖过凉皮凉面和卤猪头肉,开始时一个月能赚个二三十块,可她爱干净,手艺又好,一年不到,小吃摊的名声就传开了。

排队的人多,赚的自然就多,今年开始,佟大娘一个月能赚小两百。

看似不起眼的小吃摊,愣是被她做出名堂来了。

以前佟大娘在家里经常被佟老头呼来喝去的,这佟老头喝了酒就喜欢发酒疯,打人骂人都是常事,打闹完了还叫佟大娘伺候。

佟大娘赚钱后,愈发看佟老头不顺眼,上回佟老头喝了点猫尿又想打她,被佟大娘拿着砍刀追了二里地。

整个村都轰动了。

现在佟老头彻底老实了,逢人就说佟大娘赚了钱,腰板硬了,不把他当回事,经常欺负他,打骂他。

佟大娘就觉得自己的好日子都是楚榆给的。

万事开头难,要不是楚榆“撺掇”她摆摊,佟大娘就算有这个心思,也会犹豫好几年,不可能这么快赚上钱,占得先机。

佟大娘的卤味做的不错,楚榆尝了鸡爪,问她明年有什么打算?

“能有什么打算?继续卖卤味呗!今年我儿媳和我儿子都去帮我了,我们租了一家门店,就在原先摆摊的地方,打算继续卖卤味。”

楚榆点点头,卖卤味可是门好生意,看着不起眼,只要把味道做好了,一点都不少赚。

“租房不如买房,要是有好地段的铺面,尽管买几套,买了铺面就不怕房东坐地起价,做生意也稳妥。以后几十年都不用挪地方。”

佟大娘一思考,确实是这么回事,他们这种小吃摊最怕挪地方,一旦挪地方就要从头开始经营。

做小吃发不了大财,但也不可能穷到哪里去。

有了钱把铺子买下来,就能把生意做长久,几十年都不败。

“原先是想买的,可是咱手里钱不够。”

“可以找银行贷款。”

“那不就欠银行钱了?老天爷,想到要欠钱,我真是觉都睡不好。”

“现在钱值钱,一个月还个十几块钱,根本不算事,几十年后,十几块钱连一斤猪肉都买不到呢。”

佟大娘的儿子佟大壮陷入沉思,“楚榆丫头,你是去过大城市,见过世面的。你给大壮哥说说,找银行贷款里头没有坑吧?银行不会占我房子吧?”

“没坑,只要你按时还钱,把钱给还完,这房子就完全属于你。你现在把房子买下来,就省了租金钱,也能买到好地段。将来,等你生意好了,眼红你的人把你家铺面买下来,开个跟你一模一样的卤肉店,真到那一步,你们可怎么办?”

佟大壮直点头,之前他只觉得还贷款不靠谱,听楚榆这么一说,才发现自己目光短浅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行,这几年咱们家也赚了点钱,本来想在老家盖房子的,听你这么一说,我还是先把房子买下来。那房子靠路边,连地一起出售,将来咱要是有钱了,可以在地皮上盖个楼房。”

“那敢情好!”楚榆又提醒他,“盖楼房时,能盖多高就盖多高,记住了,不要做尖顶,留着平顶,一直往上盖。将来国家一定会管控盖房子的事,到时候,可不是你想怎么盖就怎么盖了。”

佟大壮一点都不以为,他就觉得一定是大城市有了这种规定,楚榆才会提醒他。

要么说读书好呢,读书能让人变聪明。

“大壮哥看你过得这么好,下定决心把咱家几个孩子都转去德阳读书,女孩子读书好了,将来才不受人欺负。”佟大壮朴实地笑笑。

佟家人人品不错,赚了钱知道感恩,楚榆也愿意提点他们。

“佟大娘,明年你可以试试卤猪蹄,卤的不行,再试试烤的,总之,猪蹄这东西卖得快,有点零嘴的性质,在京市那边比卤肉受欢迎。当然,我就是随口一说,不知道德阳这边人爱不爱吃猪蹄。”

前世,楚榆认识一位大姐,每天卖猪蹄能卖上千根。

这玩意要是能做好,还是很赚钱的。

佟大娘眼睛都亮了,华国人都爱吃,她卖卤肉养家糊口不成问题,可要想多赚点钱,还是要有巧思的。

佟大娘隔三差五会搞点小花样,或者改进一下配方。

楚榆的提议正合她意。

“要么说见过世面的人就是不一样,楚榆啊,大娘真心感谢你,要不是你,大娘哪能赚到这么多钱?我赚不到钱,我儿子儿媳就得在家种地,也就没时间管孩子学习。现在好了,咱一家人常年住在德阳,孩子都转去德阳读书,也就不用在乡下受罪了。”

大队长黄兴旺也带着几家人过来了,一个发财叔,一个旺德叔,一个松花婶子家。

“兴旺叔,你怎么过来了?”舒爱国掏了烟,一人发了一根,态度恭恭敬敬的。

黄兴旺挺受用的。

本来,舒爱国在德阳开家具城的事,并没有传开,大部分人只以为他去德阳做木匠,赚不了几个钱。后来,村里有个木匠去家具城当木工,去了才发现,这个玺堡家具城光厂房就有上千平方,还从意大利进口了生产线过来。

听说光是买设备就花了一百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