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岚静静地听完这一番话之后,心中暗自思忖道:“这佟妃娘娘着实命运多舛啊!从侧妃摇身一变成为皇后,此等奇事可谓千古罕见。也难怪当今圣上对这位皇后态度冷淡,毫无夫妻情分可言。”
回想起前世之事,萧岚清晰地记得燕祯在驾崩前夕,竟然下达了一道令人震惊的圣旨——废除皇后林氏,并明令禁止其死后入皇陵与先帝合葬。
由此可见,燕祯定然是对林皇后恨之入骨。若不是因为林氏为皇帝诞下了两名皇子,恐怕无论如何都不会给她留丝毫颜面。
也正是因为这道圣旨,后来林皇后一直没有回京,在离京城几百里外的一个寺庙中青灯古佛。
回到宴会上,待佟妃离去之后,皇后原本还想要借机刁难萧岚一番,但方才萧岚已然令她心生厌恶,再加上新归来的燕振全身形高大威猛、气势不凡,一看便知绝非善茬儿。于是乎,皇后犹豫踌躇了片刻,最终只能借口称自己身体抱恙,和皇帝说完便先行告辞离开。
这场本应因大皇子归来而举办得隆重盛大的宴会,却由于燕凛丰和皇后二人从中作梗,搞得气氛颇为尴尬,众人皆难以尽兴而归。
然而,萧岚对此却是毫不在意,依旧我行我素,尽情享受着美食佳肴。萧然边吃着美食,边在心里想不得不说,这皇宫中的珍馐美味确实远胜外界之物,能够担任御厨一职之人,想必皆是身怀绝技、厨艺精湛之士。
待那盛大而又奢华的宴会缓缓落下帷幕之后,众人纷纷起身行礼告退。皇帝带着燕振全先走后,就在此时,一个身影却突兀地朝着燕南回走去。来者正是位高权重、声名显赫的林丞相。只见他步履稳健,径直来到了燕南回面前,微微躬身施了一礼后开口说道:“肃王殿下,老臣有一嫡亲孙女名唤妙音,芳龄正值一十五岁。此女自幼聪慧过人,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一直以来都对五皇子您的才情倾心不已。听闻近日鸣鹿书院即将招收新生,小孙女已下定决心前往求学,届时还望殿下能够略加照拂一二。”
站在一旁的萧岚心中暗自思忖着,她原以为依着燕南回那清冷孤傲的性子,面对如此请求顶多也就是随口敷衍应承一声罢了。毕竟要让他真的去悉心照料,那几乎是不可能之事。更何况林家可是当今皇后的娘家,这位林丞相此举究竟意欲何为呢?难道不清楚自己与燕南回早已被圣上赐下婚约么?如此这般明目张胆地将自家孙女推到肃王面前,明摆着不就是想让其成为肃王的妾室嘛!可无论如何,只要不出什么意外状况,自己必然会是燕南回名正言顺的正妃啊!想到此处,萧岚不禁轻蹙眉头,目光若有所思地落在了燕南回身上,想要看看他会作何回应。
只见那燕南回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手中酒杯里的酒水随着他的动作溅出些许,洒落在地上。他满脸通红,眼神却依旧犀利,直直地盯着林丞相,大声说道:“林丞相啊!你这般行事究竟是何用意?本王未来的正妃此刻就在身旁呢,而你竟然妄图将你自家的亲孙女塞进王府,献给本王。咱这大夏虽说向来重视武力,但你们这些文人的风骨总不能丢吧?难道说皇后娘娘连她亲生儿子的婚事都无法做主,反倒要来插手我这王爷的婚姻大事吗?哼!我父皇和母妃如今身体康健着呢,哪里轮得到你来替他们操持我的婚事?你与皇后到底作何想法,竟敢不经过我父皇和母妃的同意,就擅自干预本王之事!”
燕南回的这番话语如同惊雷一般,在整个宴会上炸响开来。那些尚未离去的宾客们纷纷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有人指责林丞相此举乃是越俎代庖,逾越了本分;还有人嘲笑道林家怕是想要攀附皇亲国戚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一时间,各种闲言碎语此起彼伏,传入众人的耳朵里,皆是些不堪入耳之词。
此时此刻,燕祯已经表现出对自己的女儿林皇后明显的嫌弃之意,这让身为林相的他如坐针毡、左右为难。毕竟在这宫廷之中,任何一方势力都不是轻易能够得罪得起的。面对肃王殿下略带戏谑的言辞,林相只能强装镇定地随口应道:“肃王殿下,切莫开此等玩笑啊。”说罢,他便匆匆忙忙、脚步如飞般迅速离开了那热闹非凡却又令他倍感尴尬的宴会大殿,仿佛身后有洪水猛兽追赶一般。这场面着实有些狼狈不堪,让人不禁感叹世事难料。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这场闹剧恰好落入了方公公手下人的眼中。这些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自然不会放过如此有趣的事情。于是乎,没过多久,关于此事的详细经过就如同长了翅膀一样,快速飞到了正在佟贵妃宫中安寝的皇帝耳中。
然而,更具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就在当夜,皇帝竟然下达了一道令人瞠目结舌的口谕!原来,不知皇帝从何处听闻某位名医所言,说是近亲成婚所生之子往往存在缺陷。
基于此,皇帝毅然决然地下旨规定,除了早已被选定为太子侧妃的林家之女林婳外,林家三代以内的所有女子皆不得踏入宫门半步。这道口谕犹如一道晴天霹雳,不仅震动了整个林家,更是在宫廷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众人纷纷猜测着其中缘由和可能带来的种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