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众说纷纭,权衡利弊

殿内众人一时间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

萧胤镇听闻诸人的想法,出发点都是从自身的利益,都是对自己这方有利的说,根本没有能面面俱到的方略。

按理说,大燕几年前还是中原七雄,国库里应该有很多钱。可以动用国库,甚至是皇帝私人的内库钱,但是因为昏庸的上任皇帝萧金虹,把这些钱基本都败了个干净。

现在帝都的国库里,空的都可以跑老鼠了。所以最简单的吃老本,算是彻底没戏了。

只能想其他的方案。

第一个李儒京说的方案,就是因为没有钱,只能以借的名义拿到世家豪族的钱粮,但是还的却是国家官职。可是这世家豪族哪里那么好相与,肯定会任人唯亲了。这也是目前大部分国家的情况,目前豪门世族几乎垄断了大部分国家的官吏职位,有些大的世族甚至可以左右国家的兴亡更替。虽然有些国家变法,进行了部分改革,也启用了很多平民百姓,但是激起了旧势力贵族的反弹。所以实际上并没有面上看的那么风光,虽然秦国任用各国不得志的客卿来做各级官吏,但是一旦变法遇到挫折,或者支持的皇帝势力逝去,那这些客卿的下场可就惨了。

至于任人唯贤这条路,可就难了。自己前世的社会都干不了这个任人唯贤,看看多少靠吹牛拍马屁走关系从而提拔上位的人就知道了,记得每年电视剧里就有好多。

而且贤不贤德,就跟做菜评估菜咸不咸一样,要看用人的领导的口味,甚至还有个人恩怨在里面那。不是你一两句话就能搞定,或者来个什么客观评价指标就能给搞定的。萧胤镇对此可知之甚深,自己就因为评选主管,然后上级领导特意更改不同的指标的权重,就是让自己这个做出大贡献的人,得一个非常普通的客观评分,从而名落孙山,这个真没辙。

况且即使都是贤臣,还有高下之分,都做一个事情,做出的差距结果就大了。比如前世都是变法,商鞅还有申不害的成果截然不可同日而语。

说到底,就是缺钱,缺粮食,最主要的是缺人才。

有了经世之才,就是一块不毛之地,也能给你改造成膏腴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