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那边现在好买电视机吗?能不能帮我们买一台。村里人长时间的接收不到外界的信息,就跟瞎子聋子没什么区别。
如果有了电视,我们可以每天听听天气预报,看看新闻,也多了一个了解外面的窗口。要不是我们这买不到,我也不会特意麻烦你。
你们那儿可是改开的窗口,什么东西进入国内都是先到你那作为集散地,总比我这里容易。”
玉芳一言难尽的看着白英:“你这脑子是咋长的,不做商人太可惜了。 行吧,我下次回来带两台。咱们村确实不能做聋子,瞎子。
你也不用多感谢我,这馍馍,点心,艾条,线香都给姐来一份就中!”
还说不用我感谢你,你这早就预谋已久的狮子大开口,我可真谢谢你啊!白英肉疼,可也不能不给呀,这也是个金大腿!
.........
莫家的酬宾宴算是宾主尽欢。周猛和玉芳都算是尽兴而归。而白英在心理计算着新增加了一大堆的工作。
做不完啊,做不完!
搓艾条,制线香,蒸馒头,调香蜜……所有人是不是都忘记了她还是个学生啊,她还有学业!
996的社畜也没有她悲惨!再这么熬下去,她恐怕在提早斑秃,悠闲躺平的日子是不离她越来越遥远。
不行,她得找帮手,越快越好赶紧的把方子盖起来,赶紧的把职工的人选落实下去。
她们这大米为主,面食很少有人做的出色,就拿她妈妈和姥姥,奶奶来说,能把白馒头做的松软点,就很不容易了。在什么都没有精细化的情况下,用老面做面食是相当考验人的经验和手感的。
白英把散漫的目光投向正在清理桌椅的王建军,赫然想起了一件事:“建军叔,你娘他们一家子好像是从北方搬来的吧?”
小主,
“是从北方,不过具体哪个地方我也不知道,我娘没说,咋了?”
“大娘做馒头的手艺不错吧!”
王建军嘿嘿一笑:“那是,我敢说我们村里没有几个人的面食手艺赶得上我娘,不过是家里穷每年麦子都交公粮了,一年也留不下几斤精面,我娘也就是每年收麦那一段时间才打个三五斤的粗面做一做馒头。”
会做面食就好,这不是就是她要找的帮手吗?
“我这儿有一份活,要给别人做100斤的花馍,我想找两个会做面食的帮手,你等晚上回去问问大娘感不感兴趣?”
王建军一听这话,连忙放下手上的东西,激动的无与伦次:“不用等晚上,我这会儿就可以去帮你问。我娘应该求之不得,就怕做的不好帮不上忙。”
“没事儿,先回去问问,只要有基础,咱们几个人可以在一块相互学习。
我这会儿都找不到合适的人,哪有资格挑三拣四啊,毕竟能把面食花样的人少之又少。”
“行!”王建军走路带风似的往家跑!
旁边的老太太倒是想起了一个人:“你要要说会做面食的,你刘婶的婆婆,你王奶奶也算一个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