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节到了,街上的姑娘们穿着漂亮的衣裳,精致得体,言笑晏晏。街边的铺子放了些布匹,姑娘们说说笑笑,有几个还拿起布匹认真看了起来。
一位姑娘摸了摸布,悄声说道:“这还不如玉家那位娘子织的好呢。”
另一位说:“那位娘子的布可买不起,毕竟是玉家啊。”
玉珠玑年年都来乞巧,又年年乞得巧回去,织的布又格外温软顺滑,触之舒心。虽然她并不像别的乞巧的娘子,需要靠一门手艺养活自己,但她确实也是喜爱织布。
玉珠玑手里抱着一批流光溢彩的布,这是她从去年乞巧节到现在,织的最好的那块布。她十分宝贝,不愿让旁人触碰半分。
路过她的娘子纷纷艳羡,说道:“今年玉娘子必定又会得织女仙子的赏识了。”
还有一些认出她手上的料子,说道:“还得是玉家,其他家里哪里舍得把这么好的丝拿来做一匹布。”
“这话可不能那么说,玉娘子织的布才是能真正发挥出丝的价值。”
玉珠玑十分虔诚,她是庶女,原本不得家中赏识,母亲是位巧女,不得父亲宠爱后便整日待在屋中织布,渐渐的,玉珠玑也对织布起了兴趣。
一年乞巧节,她跟着家中的姐姐妹妹,一同去乞巧,她拿出了仔细织好的布,还被姐姐妹妹笑话她丢玉家的脸。虽然那匹布用的丝比不上玉家其他娘子用的丝,但比剩下的人的还是好了不少。
她喁喁道:“织布的手艺跟丝的价值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