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是这点小事,何至于称得上‘大恩大德’?”沈熠觉得有些好笑,不以为然地道。
“东家关于‘琴’之言论,请恕小女子不敢苟同!”沁儿突然脸色严肃,一本正经地道。
“在下失言了,还请沁儿姑娘赐教!”沈熠见一直娇滴滴的说话的沁儿头一次露出这般慎重而恭谨的神色,虽然觉得有些好奇,但还是端正了身子,收起了笑容,正襟危坐道。
“琴者,器也,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系政教之盛衰,关人心之邪正。”沁儿指着自己的琴,肃然道,“琴身头广尾狭,象征尊卑有别。面圆法天,底方象地,合‘天圆地方’之说。底部又有‘龙池’‘凤沼’二音槽,象征天地万象。‘龙池’长八寸,象征连通八风;‘凤沼’长四寸,象征贯合四气。琴身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日。琴有散音、泛音和按音三种音色,象征天、地、人三才相合。散音刚劲浑厚,泛音轻盈缥缈,按音或虚或实,或清越明净,或沉浑洪亮,变化多样,优扬动听。
琴有五音,乃宫、商、角、徵、羽,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宫音和平沉厚,其音雄洪;商音动玱以凝明,上达而下归于中,开口吐音,其声铿锵;角音圆长通彻,中正而平,其音哽咽;徵音抑扬,嚱然有叹息之音;羽音喓喓而透彻,细小而高。又有七弦,一弦属土为宫,用八十一丝,声沉重而尊,故象征君;二弦属金为商,用七十二丝,能决断,故象征臣;三弦属木为角,用六十四丝,为之触地出,故象征民;四弦属火为徵,用五十四丝,万物成美,故象征事;五弦属水为羽,用四十八丝,聚集清物之相,故象征物;后又加之文武二弦,上法七星,下合君臣之恩。
小女子刚才看您写的琴谱,只觉得结构庞大,情绪慷慨激昂,但乐曲的定弦却非常奇怪,第二弦竟与第一弦同音。正如小女子先前所说,一弦为君,二弦为臣,两者本应有天壤之别,如今臣与君两弦同音,会被视为有‘反君’之意。这种少见的定弦方式自然引起了小女子的注意,也更加好奇此曲背后的故事了。而曲谱背后的故事多有借古喻今之意,非常值得关注。”
听完沁儿的解释,沈熠内心有了些许触动,沉声道:“沁儿姑娘博闻强识,在下受教了!”说罢,他便将嵇康的生平与聂政刺韩王之事详述了一遍。在场众人闻言,都被深深地触动了。
“好一个狂放不羁的名士嵇康,好一个有情有义的侠士聂政,难怪此曲中既有怨恨凄感、怫郁慷慨之情,又有雷霆风雨、戈矛纵横之势。”沁儿感慨地道,“东家,刚才听完您讲的这两个故事,小女子心有所感,对这首曲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可否容小女子再弹奏一遍?”
“当然可以了。沁儿姑娘的琴声宛如天籁,若是能有幸再听一遍,那可是求之不得的事!”沈熠急忙道,“不过,在此之前,请让我以茶代酒,敬姑娘一杯,望姑娘能将此曲传承下去!”
沁儿也有些触动,端起茶杯,与沈熠碰了碰。沈熠方才讲故事时说过,嵇康临死前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这是何等悲凉的心情。如今沈熠将这曲谱写了下来,又说希望自己能将此曲传承下去,不就是希望能以另一种方式纪念嵇康和聂政吗?
放下茶杯,沁儿站起身来,正准备先去换件衣服,却听得外面传来了一阵敲门声。小英打开门,见是先前为沈熠领路的龟公。问过之后,原来是方迁到了,他特意来告知沈熠一声。
听到方迁来的消息,沈熠让沁儿待会儿再演奏,他要先去跟这位侍郎大人联络一下感情。
沁儿知道方迁的身份,便点了点头,将沈熠送出了书房。她则原路回到卧房,沐浴更衣,为待会儿弹奏《广陵散》做准备。自打小时候开始学琴,先生就再三告诫她:“琴者,禁邪归正,以和人心。凡鼓琴,必择净室高堂,或升层楼之上,或于林石之间,或登山颠,或游水湄,或观宇中;值二气高明之时,清风明月之夜,焚香净室,坐定,心不外驰,气血和平,方与神合,灵与道合。”没想到多年后,自己能做到的只剩下“焚香净室”“气血和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