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前因后果

赵华音这才回过神来,

“娘亲,我没事,我只是在想事情。”

沈璧总觉得赵华音是赏花游园会那日受到了惊吓才会这样。

“还是不可大意,毕竟受了这么大罪。”

二人说话间,点雪已经端了药进来,沈璧陪着赵华音吃药。

赵尚书对燕歧说,

“我还有些事情要同王爷说,不如借一步去书房说话。”

燕歧同赵尚书一起去了书房。

这几日的事情赵尚书是有疑惑的,宣王意图谋反,按说准备得肯定十分充分,怎么会还没有出手便被拿下了呢?

尤其是丞相大人让群臣聚集在内阁商议之时,完全没有措手不及之态,反而是游刃有余。

赵尚书就想问问燕歧,他是不是也知道这件事情,赵华音受伤又是怎么回事。

燕歧随赵尚书一起进了书房,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副刺绣,绣的是一幅字:“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燕歧一眼便认出那是赵华音的字迹,不消说,这幅字定是赵华音送的。

果然,见燕歧一直盯着那幅字看,赵尚书脸色柔和了不少,

“这字是音音自己写的,又做成了刺绣挂在我书房里的。”

一说起赵华音,赵尚书满脸的骄傲之色。

“华音的字好,绣工更好。”

燕歧也忍不住赞道。

侍女奉上茶水退下,书房里只剩他们二人,赵尚书直言不讳问燕歧,

“我有一事不明,还望王爷解惑。”

“伯父请说。”

“宣王此次谋反被平得太容易了,根本都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刚刚在京城放了几把火就被擒住了,

这感觉就像是有人一直在旁边,等着他做这件事,只要他一行动就被拿下了。

我百思不得其解,就连丞相大人都好像不慌不忙的样子,我们被叫到内阁去的官员也是,议事是假,保护我们才是真。

没有被召集议事的,都是宣王的同谋,我想这一定不是巧合,是有人在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