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推算和趋利避害的判断,都抵不住梅夫人的一揖和深切的期望。
林家应当是全部都押在了淮阳王身上。
即然如此,不管淮阳王是要上刀山还是下火海,他也会为了这份嘱托跟随左右。
云大儒答应淮阳王做幕府的核心谋士之始,就拿定主意要灌输给元明做第一诸侯王该有的意识和想法。
能力高强,地位显赫但是下场悲惨的人很多。
最关键的因素是,他们没有站对立场。
淮阳王这样的身份,必须意识到自己的立场究竟是什么。
不然,失败之后比一般的庶人还要悲惨。
云大儒提议淮阳王与他一起体察民心,了解百姓们都在做什么,想什么,长安城每日都在发生什么。
首先,要让谪仙有人气。
淮阳王耐着『性』子跟随云大儒到处游逛。
若是身边这个人是林乐霜,十三叔自然是乐意之至。
可是这个人是云大儒。
淮阳王忍得心里烦闷,但半点也不敢表现出来,若是这个核心的谋士生了气,他可怎么对岳母和霜儿交代?
人的耐心都是慢慢磨出来的。
极限也是这样。
淮阳王于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比以前能够忍耐的多得多。
虽然这个特定的对象是云大儒——一个男人。
但也已经是不小的进步。
云大儒知道淮阳王喜欢制香,自制了一种香。
这道香以自然的竹叶香为主味,后味是淡淡的乌龙茶香。
这样的香味,并不夺人,却能让人不由自主地雅致放松下来。
淮阳王闻到了这道香,看向云大儒的眼神就不一样了,后来两人相处的时候,也放松了不少,更能够听得进去云大儒时不时的点评。
毕竟,元明已经及冠,这个年纪再倒回去重读经史子集,不太可能。
云大儒打算从日常小事着手,用言辞点化。
淮阳王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平日里,云大儒说的话,他都会仔细体会,从里面参悟为君之道。
如今,云大儒又借着宝塔寺的和尚们让元明明白,站在他这个位置上,没有退路。
没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