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赶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黄金时期,相比起父母们最多只能上到小学四五年级,我至少有机会完成初中的学业,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就了。
与父母和爷爷奶奶那一代相比,我们不再面临饥饿和贫困的困扰。
尽管家里并不富裕,但父母总是想尽办法为我们提供食物,比如野菜、槐花、红薯叶、面筋、西瓜皮和蚕豆咸菜等。
而我和弟弟从未真正感受过饥饿的滋味,也没有经历过小时候那种对食物的渴望。
姥姥曾经给我说过他们年轻时候的事,那是一段充满艰辛和无奈的岁月。
那时,公社里号召大家去挖河沟,而姥姥刚刚生下我三舅不久,身体还未完全恢复,但她还是选择跟随大家一起去挖河沟帮忙。
因为如果不去干活,就无法获得工分,也就意味着没有饭吃。
每天分配到的食物只有两个窝窝头和一碗汤,姥姥还要把这些带回家,让大舅和二舅喂他们吃个大半饱,然后再用面汤喂养三舅。
然而,由于食物有限,姥姥自己也吃不饱,导致奶水不足,无法满足三舅的需求。有时候,姥姥来了例假,无法正常工作,只干了半天,结果当天就没有饭吃。
面对这种情况,姥姥感到无助和无奈,只能围着大锅饭站着,一直等到最后才能捞到半碗汤。
当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时,发现三舅已经饿得哭了很久。
姥姥回忆起他们那一代,充满感慨地说:“我们那个年代啊,出现了好多劳模和铁人的典型人物呢!”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粮食短缺,饮水也是个大问题。
甚至连村子之间都会因为一口井的使用权而发生激烈的冲突,只为了能够先浇灌自己的土地。
但这些都不是自愿的,而是被生活所迫。
为了生存,为了让新中国迅速强大起来,我们只能拼命努力。
毕竟,除了用尽全力去拼搏,我们别无选择。”
姥姥说起了你妈妈这个老五出生后的情况,那时家庭条件才稍有改善,虽然生活依旧艰难,但至少能够完成小学学业。
水井和河沟已经挖掘得差不多了,种地每年也开始有了余粮。
到了我们九零后这一代,由于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和杂交小麦专家李振声等众多农业学家的努力,小麦和水稻的亩产量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