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吕不韦沉默了一会,“若李亦所言乃是实情。为稳固市井秩序,吕氏商行愿意接受惩罚,且恢复以往工价。当然,君子以信存于世。之前所招募的人手,皆二十五钱。”

她对嬴政行礼,“吕氏愿听从公子安排。”

吕氏商行并不缺人。

相反,经过这一时间的招工,人手反而多了些。

原本也是手下人为了给大同商行添堵。

方才以高价雇佣人手。

此时,正好借助李亦,顺驴下坡。

臻马欲言。

小主,

却见殿外突然闯进来一名甲士。

甲士气喘吁吁的跑到大殿中央,单膝跪地。

从怀里掏出一块锦布,高声道:“边疆军情,请公子裁决!”

臻马等人当即收声。

边疆,关乎于大秦命脉。

她们如何窝里斗都可以,但绝对不能耽误正事。

“速速呈上来!”

随着嬴政的话说出,一名宦官从甲士手中接过锦布。

小跑着来到嬴政的身边。

嬴政打开锦布一看,当即站起身,猛拍桌子,“这个李信,当真……当真…可恶!”

李亦与臻马听到这话,顿时紧张了起来。

李信也是出自李家。

与李亦还有着血缘关系。

至于李信为何投身于赵姬门下,而代表李家的李亦则选择与吕不韦合作。

那不得不说世家豪门的一贯套路。

那就是永远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相比较赵姬而言,李家更看好吕不韦。

所以选择李亦为代表,与吕不韦展开合作。

而赵姬,则是李家为了以防万一,让李信代表自身投奔。

这样,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

世家永远是嬴家。

李亦对着嬴政行礼道:“公子,边疆究竟发生了何事?”

嬴政冷冷的看向李亦,“这个李信,李家的李信!带着政的十万边军,于大雪之日,深入草原。至今下落不明!”

“十……十万大军?草原?”李亦咽了咽嗓子。

十万大军,那可不是小数目。

深入草原,没了下落。

这就意味着这十万大军将没有补给。

没有补给,在草原内,和死了没什么区别。

意味着,李信与十万大军,皆已葬身于草原。

这是何等的罪过。

恐殃及池鱼。

李亦欲要开口,解释一二。

却听跪在地上的甲士道:“回禀公子,李将军如此做,也是为了边关百姓。”

她抱着拳,“自从大王去世,草原蛮夷屡次派出小股部队,侵扰与试探。屠灭大小村落数十余座。被掠夺的人口,将近万人。百姓不堪其扰,纷纷远走。若仅此也就算了。李将军收到密报,大月氏欲要与小月氏联合,共同侵犯大秦。且在边关前,猎杀百姓取乐。”

甲士低下头,“李将军主动出击。为了追击大月氏与小月氏的族长,这才深入草原,没了消息。”

“发生这么大的事,为何事先不告知政?!”嬴政猛得拍桌子,振聋发聩,“当政如无物?!”

要不是李信失踪,恐怕边关的将士,还要瞒着她。

这岂能不让嬴政生气。

甲士将头埋了下去,不再吭声。

嬴政从牙缝里蹦出字,“当真是大秦的好臣子!政的好臣子!”

她看向殿门,“大月氏,小月氏。”眼神逐渐变得冰冷,“莫非当政好欺负不成?!”

嬴政站起身,大手一挥,“传政之令,草原蛮夷不通礼数,不服教化,屡次无故侵犯大秦疆土,屠戮我大秦子民,天人共怒!从今日起,大秦修缮甲胄,磨砺刀刃,枕戈待战!既然草原人不讲礼数。”

她眼神越来越冷,“那政就跟她们讲一讲拳头!”

有人当即站出来,“公子三思。大秦与诸国之战刚熄,又逢国丧,百姓无心战事,此时与草原人一战,实属不智。依臣所见,当以休养民生为主,至于草原蛮夷,当加以安抚。”

“公子,臣也认为,此时不当再兴战事。”

“公子,臣附议。”

“此前连番战事,百姓早有怨言。再者,魏,赵,楚三国虎视眈眈。若与草原人开战。怕魏,赵,楚三国乘虚而入。如此我等罪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