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不方便,你我乃夫妻,本是同体。”赢子楚想了想,“我询问了该如何封赏王翦。覆灭东周公,乃至后面援助蒙骛,王翦都有建功。”
“王翦···吕不韦如何说?”
“不韦并没有说什么。至于我,打算不予王翦封赏。”
赵姬点了点头,“这样是对的,王翦既然不想卷入朝堂纷争,那就不让她卷进去。尤其现在是动荡之时,好好的一员大将,属实不该因朝堂之龌龊,死于不该死之地。日后等时局稳定,再让其发挥才能,也是可以的。”
“我也是这般想法。”赢子楚兴奋的说道:“你我心有灵犀。”
“但是,完全不予封赏,对于你这个秦王,属实有些不妥。王翦建功不可无视,以免寒了将士之心。”
赢子楚若有所思,“那你觉得该如何封赏?”
“如今诸国虽无力再起纷争,但秦国总归被诸国所忌惮。打蛇要打死,一旦动手,就要你死我活。不给敌人任何喘息之余地。册封王翦为君侯,牧守函谷关。既能让王翦远离朝堂纷争,也能让王翦去骚扰韩魏楚三国。拖延三国喘息之机。”
小主,
赵姬想了想,“蔡泽不是燕国之人吗?”
“蔡泽?她现如今只是普通小官,为何提起她?”
“燕虽小国,但不得不防。之前率领燕国之兵者,乃是将渠。大王不知,这个将渠是赵国攻打燕国时,迫于廉颇之威,燕王不得不拜将渠为相。两人之间,分歧甚大。此次燕国出兵,相助魏国,也是将渠一力撮合。如今燕国之军,损失惨重,而好处却未有半分。如此,燕王可容得下将渠?”
“可你也说了,将渠是燕王迫于赵国之威,故而封相。如今赵国未损一兵一将。有赵国强压,燕王再如何,也不敢对将渠如何吧?”
赵姬摇摇头,笑道:“大王有所不知,此次蒙骛将军能够突出重围,全仰仗于赵国出手搭救。联军皆知此事,必然以此事向赵王施压。到那时,就需要蔡泽推一把燕王,让燕王杀将渠,与赵为敌。”
让赵国出手,本来就是计划中的一环。
引发赵国与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尤其是燕国。
让燕赵陷入内斗。
为征讨魏韩楚三国做铺垫。
顺带着,拿掉赢稷的棋子。
这颗名为蔡泽,伺机而动的棋子。
现在不对赢稷的棋子下手。
等楚系势力灭亡了,再想下手就来不及了。
至于此次救援蒙骛,原本赵姬以为会是郭开,而不是臻马。
如果是郭开。
那可救可不救。
不救郭开的话,就能顺手让赵王以李牧擅离职守为理由,把李牧杀了。
可现在,领兵救援之人乃是臻马。
那只能用李牧之命,来换臻马之命。
虽然臻马也是小人。
但她忠心有佳,并且也是很好用的棋子。
不过,要是如此,臻马这个丞相之位,怕是难保。
只能让范贤孙,替代臻马,来监管郭开。
至于为什么不在信上指名道姓让郭开领兵。
没人是傻子。
至少郭开不是。
不然也不可能让臻马率领军队去援救。
而她只是在侧面援助。
并且,郭开好像发现了什么。
最近嘴有些不严实。
听赵姬提起赵国之事,赢子楚想起吕不韦曾经说过的话。
她小心翼翼的看了赵姬一眼,“赵姬,赵国视秦为死敌,为何要帮助蒙骛,还有蒙骛如今是生是死。”
对于赢子楚的询问,赵姬并没有在意。
毕竟赵国的事情,不可能一直隐瞒下去。
“如今把控赵国朝政的是两位丞相,一位名臻马,乃是我的仆人。另一位名郭开,算是我的人。而把控赵国经济,民生的是大同交易所。而大同交易所是我一手创办。”
“啊?”
赵姬点了点头,“赵国其实一直在我的掌控之中,这次李牧代表赵国加入联军,其实是李牧私自而为,并非赵国。至于让赵国派兵救援蒙骛,则是我之所为。”
“如此说来,我秦国与赵国已经捆绑在了一起。”
“不。并不是这样。秦赵二国之仇怨,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除的。此次派兵,我也付出了些许代价。”
“是何代价?”
“无关痛痒的代价罢了,只是让丞相换了一人罢了。”
赢子楚看着赵姬。
如今她总算体会吕不韦所说的意思。
永远不要用旧眼光去看待一个人。
尤其是有能力的人。
虽然改变了对于赵姬的看法,但赢子楚依然坚定不移的相信赵姬不会害她。
在外人眼中,赢子楚或许不太聪明。
但赢子楚看人的眼光,丝毫不比吕不韦的差。
不然也不可能在赵国一直活到返回秦国的时候。
吕不韦发现了她,她何尝不是发现了吕不韦。
并且始终按照吕不韦的规划,而顺利登基为王。
身处于乱世,能活得好好的,并且活的还很滋润。
就得有一定的特长。
而知人善用,便是赢子楚的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