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州都督府。
一片愁云惨淡。
赵信聚精会神的看着各处关隘,心里却在盘算放多少人驻守合适。
一旁的朱友文也满面愁容,本以为改旗易帜跟着太后,日后荣华富贵自然不少。
没想到最近他的军旅生涯可谓跌宕起伏。
先是堂弟被杀,自己也险些丧命,太后虽然看在他手上的兵马重用了他,但随后就利用明升暗降的把戏架空了他手中的兵马。
并且让他给赵信打起了下手,他对此倒是没太大的抵触,反正在哪都一样。
只是如今局势危急,他日后的荣华富贵该在何处呢?
一旁的赵信倒是没注意朱友文的盘算,等到一切计划完毕,他开始推演此次战争的场景了。
本来作为后勤的同州是十分安全的,只要前方战事顺利,日后论功行赏时,自然会少不了他们的一份功劳。
赵信自从上次兵败后,就逃到同州,但他毕竟出身高贵,二哥赵诚又是五大顾命大臣之一。
太后自然不会对他过于苛责,只是免了他将军之职,让他继续担任都督,负责大军的后勤。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只待击退辽人后,他就能官复原职。
赵信自然也明白其中的利害,上任以来,兢兢业业,倒是尽职尽责。
但仅仅不到一个月,前方的战事忽然急转直下,二十万边军,五万人忽然倒戈,其他边军基本上全军覆没!
这些天,不断有溃兵从幽州道跑回来,每次带来的消息都让赵信的心沉了一分!
直到陈知节带着不足一千的玄甲骑,以及北府军残存不足五千的士兵到来时,他才明白这次天真的是塌了!
陈知节并没有久做停留,他还要赶回永安复命,北府军也要回汴州道复命。
临走时,陈知节告诉他,霍天德和耶律石拿下幽州道后,接下来肯定是同州道,毕竟只要再拿下同州道,辽人和朔方就能挥师西进拿下永安。
赵信也只能收缩其他各府道的兵力,毕竟如今同州确实兵力不多,新军经验不足,要是再分兵驻防各州,绝对是自寻死路!
至于外围各州的百姓会有什么命运,那就不是赵信考虑的了。
不过他也没做那么绝,还是允许百姓们涌入同州避难,日后万一战事胶着,这些百姓还能帮忙守城。
至于粮草的问题,更不用担心,同州城因为幽州大战时,被当做后勤基地,囤积了大量的辎重,足够三十万人吃个一年。
很快,各地的驻军陆续赶了过来,只是几天的时间,就有了五万大军。同州一时之间,人满为患。
本来人心惶惶的同州也安定了不少。
赵信也有信心凭借这五万人能坚持一段时间,到时候想必广阳道就能接到消息,派兵前来支援了!
虽然赵信向来看不起李正阳,况且他父亲的死怎么看,李正阳都逃脱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