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常在把温宜抱进正殿里,黄花梨茶几上,放着一碟子枣豆糕,和一盅尚且温热的百合绿豆汤。
看见枣豆糕,温宜才仿佛活了过来,眼泪连成了线扑簌簌往下落。温宜拿起一块,放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
还是熟悉的味道,只是这次额娘足足放了两倍的糖,很甜,甜的齁人。
常听人说,宫里的娘娘爱吃甜食,嘴上甜了,心里就不那么苦了。额娘,大约是怕她苦吧,所以给她加了好多好多的糖。
可她怎么觉得这枣豆糕苦涩难言,越吃越苦,苦的心里头难受。她小口小口地嚼着,和着眼泪一起咽下。
淳常在红了眼眶,摸了摸温宜的头,轻声叹了口气:“温宜不怕,有淳娘娘在,淳娘娘会陪着温宜的。你额娘教过淳娘娘的,淳娘娘也会做枣豆糕,往后温宜还能吃到这个味道的枣豆糕。”
萱嫔生前,把所有温宜爱吃的点心的制作步骤,包括火候,详细地抄录下来。为的就是,将来不管谁抚养温宜,温宜都能吃到记忆里妈妈的味道。
不过,这份手札已经被淳常在收入囊中。
温宜依偎在淳常在怀里,眼泪一滴一滴无声地滑落。温宜毕竟是个孩子,哭到最后,哭累了昏睡了过去。
淳常在轻手轻脚地温宜抱回自己的小床上,吩咐乳母照看着,自己转身离开了。
翊坤宫里,许是早产的孩子难带,也许是弘昉感怀额娘已经离他而去,总之,一天到晚,饿了吃困了睡,醒了哭。
弘昉一哭,吵醒永安,永安跟着哼唧。就连两岁的弘昶,也被闹得有了黑眼圈。
弘昉虽在肚子里养的好,终究是早产,需要格外留神照顾。我不放心乳母,便将弘昉放在身边,日夜贴身照料。
一来,我可怜弘昉小小年纪没了额娘,二来,弘昉身份特殊,不能出差池。
我顶着大大的黑眼圈,托着腮打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