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巴登州的梅斯基尔希小镇,马丁·海德格尔于 1889 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天主教家庭。小镇的宁静与质朴孕育了他对世界最初的感知,古老的教堂、错落的房屋以及周边的田野森林,都成为他日后哲学思考的潜在背景。
年少的海德格尔聪慧而勤奋,在当地的学校展现出了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出色天赋。他尤其对神学和古典语言表现出浓厚兴趣,那些古老的经文和希腊罗马的经典着作,仿佛一扇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吸引着他不断深入探索。凭借优异的成绩,海德格尔进入弗莱堡大学学习神学,然而,哲学的魅力逐渐将他从神学的轨道上牵引开来。他开始痴迷于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大师的思想,在哲学的海洋中,他如同一位无畏的探索者,试图寻找关于存在的真谛。
在弗莱堡大学,海德格尔有幸师从现象学大师胡塞尔。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为海德格尔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让他学会了如何以一种更为直接和纯粹的方式去审视意识与世界的关系。海德格尔身材并不高大,但他的眼神深邃而专注,总是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世界中。他常常在图书馆的角落一坐就是一整天,研读那些晦涩难懂的哲学典籍,在字里行间探寻着存在的线索,笔记写满了一本又一本。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海德格尔的学术生涯被迫中断,他被征召入伍。战争的残酷与荒谬让他对人类的存在有了更为深刻和切身的体验,生死边缘的徘徊使他开始反思西方文明的根基以及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战后,海德格尔回到弗莱堡大学,继续他的哲学探索,并在 1927 年发表了其代表作《存在与时间》。这部着作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哲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海德格尔以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哲学语言,对“存在”这一古老而又根本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此在”(Dasein)的概念,通过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探讨了时间性与存在的内在关联,试图揭示存在的意义和人类存在的本质结构。
然而,海德格尔的哲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随着纳粹政权在德国的崛起,海德格尔的人生陷入了复杂而备受争议的境地。他曾短暂地与纳粹政权有所接触,并发表了一些支持纳粹的言论,这一行为使他在战后受到了广泛的批判和质疑。尽管他后来也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反思和辩解,但这一污点始终成为他学术生涯中难以抹去的阴影。
尽管遭受了诸多争议,海德格尔依然在哲学的领域中继续深耕。他回到家乡的黑森林深处,在一座宁静的小木屋中独自沉思。周围的山林、鸟鸣和溪流成为他与自然对话、与存在交融的媒介。他写下了大量的着作和手稿,进一步阐述和发展他的存在哲学思想,从对技术的批判到对艺术、诗歌和语言的深刻思考,他不断拓展着哲学的边界,探索着人类在现代社会中如何重新找回与存在的本真联系。
在晚年,海德格尔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他的哲学思想却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和发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他的思想进行解读、阐释和批判,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海德格尔研究热”。他的哲学影响了哲学、文学、艺术、建筑学等多个领域,成为 20 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之一。
1976 年,海德格尔在弗莱堡与世长辞,结束了他充满传奇色彩而又争议不断的一生。他的一生就像一场深刻而曲折的思想旅程,从梅斯基尔希小镇的懵懂少年,到弗莱堡大学的哲学新星,再到陷入纳粹争议的漩涡,直至最终成为哲学史上一座难以绕过的高峰。他的存在哲学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类对自身存在的认知之路,尽管这光芒中夹杂着些许阴影,但无可否认,海德格尔以其独特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在哲学的天空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永恒印记,激励着后世的思想家们在存在的深渊中不断探索、不断追问,永不停止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