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安雅笑道:“不会是长卿的事吧?”
房如樨愣了一下,道:“正是。”
在座的四人一齐笑起来,郑安雅道:“我们正商量着呢。我怕长卿有危险,想调兵。似瑾说可以出抽十几万人出来,襄成姐姐建议调往象郡,驻扎在界山以西,万一有事一天之内就能赶到淳于国的国都斟灌。但是贸然调兵怕淳于国有所警觉,也怕孤竹国误会我们。所以,叔叔你来帮我想想辙?”
房如樨沉思片刻,笑道:“王上,桂林郡和象郡归化已有十年,您一次都没去过吧?”
郑安雅眼睛一亮:“你是说,以巡幸桂林郡和象郡的名义?”
房如樨继续道:“王上要巡幸象郡,而象郡原为南蛮之地民风彪悍,带三四万兵保护王上的安全不是很正常?”
杜襄成道:“把十几万人伪装成三四万人倒是不难,一部分人昼伏夜出就可以。”
房似瑾道:“营帐和炉灶也要少搭一些,将士们白天轮流吃饭,晚上睡觉的时候挤一挤。”
郑安雅道:“这就妥了?”
“妥了,赶紧准备吧。”房如樨笑道。
半个月后,淳于国国都斟灌城内,钟离王向淳于王辞行:“多谢淳于王兄盛情款待,寡人此番玩得十分尽兴。怎奈眼下国内有些事要处理,不如我们就此别过,改日再聚吧。”
林长卿也起身道:“钟离王兄所言极是,寡人也该告辞了。”
淳于王道:“二位王兄何必急着走呢?政务每天都有,过几天再处理又有何妨?我们还有一种最稀有的莲花马上就要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钟离王道:“不瞒淳于王兄,下个月是母后七十寿诞,寡人这个做儿子的若是不在场,说不过去呀。”
淳于王笑道:“哎呀真是不巧,为母贺寿的确不能耽误。那渤海王兄总可以留下吧?寡人听说了,你们神族只过整百岁的生日,你们太后总不会也是下个月做寿吧?”
林长卿笑道:“多谢淳于王的好意,只是寡人身为国君不能离境太久,此番已是破例了。”
淳于王上前拦住他,说:“十天,就多留十天,行不行?况且这种莲花钟离王兄可以不看,渤海王兄你却不得不赏。”
林长卿问:“为何?”
淳于王道:“只因这种莲花不是今人培育的,而是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古莲。论起来,这些莲子可与王兄你差不多年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