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大晋番外(二)

又要想凭此事跟她扯上关系,想得美!

院子里的奴仆把东西搬完以后,孟鹤再也没有留在这里的理由,只能对着门口委屈巴巴喊了一句:“娘子,我对你的心日月可鉴。”

在一步三回头的情况下,孟鹤就这么离开了乔宅,住进了自己的小院里。

那院子离乔宅有些远,加上孟鹤知道魏诗媛不会见他,也就没有过来打扰。

魏齐琛那边手下的活,他还在干,哪怕是当个小官也在继续干着。

魏齐琛找孟鹤聊了一遍,问他为什么?是真的来大晋当细作的,还是对魏诗媛不死心。

孟鹤当即否认了自己想当细作的事,他绝对没有这个想法,瑶光可以为他作证的。

其次,当然是有魏诗媛的原因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想留在京城,陪在魏诗媛身边。不管日后是生孩子,还别的什么事情,他都想留在魏诗媛身边,只要她需要自己,立马冲过去。

至于留在魏齐琛这里,除了想随时打探魏诗媛的消息,当然还有想谈好魏齐琛的缘故。

魏诗媛的亲人就那么两个,瑶光他是指望不上了,他知道瑶光不会在这里久留,哪怕能久留,他也不能走瑶光那条路子。

剩下的唯一一条,就是魏齐琛的。

对于孟鹤真心实意悔过的话,魏齐琛听了一些,并未全部入耳。

有些事,听听就行了,当真的话还是算了。

具体的原因,魏诗媛也跟魏齐琛说了一遍,不得不说,那个法子确实很好。

当然,不管魏诗媛怎么做,他都会支持她!

于是在半个月以后,孙氏几人回到京城时,除了发现瑶光回来的巨大惊喜以外,还发现了这院子里变天了。

这一次瑶光回来的消息,魏齐琛用快信发了出去。

说到这个快信,还有一些孟鹤的功劳。

是他向太子谏言,改善了驿站和送信的模式,太子听了以后,真的去那么做了,现在京城向南边传信传物快了不少。

那是太子来乔宅的时,孟鹤并不知道眼前的人是太子,就把这话说了出去,虽是一项利国利民之举,但在今天的魏齐琛看来,许是孟鹤别有居心。

这个信件说快也快,但是快是相对的。他们只能把信收到收信的地址,不可能中途被人截留下来。

可能信件到的时候,孙氏几人早就在回程的路上了。

于是,孙氏还是不知道瑶光已经回来的事。

在见到瑶光的第一眼,孙氏的表情和魏诗媛几人差不多。

先是看着瑶光的模样不敢上前相认,孙氏更是抬着手颤抖了好一会儿。

直到瑶光自己上前,亲热喊了一句姨婆。

孙氏:“诶,瑶光,你回来了。”

接着是流了满脸的眼泪,把瑶光上前抱着。

原来的孙氏还能把头搁在瑶光的肩膀上,这会儿只能窝在胸膛里,难过并快乐哭着。

“回来好,回来好!几年不见,都长得这么高了!”

乔洵带这个女子在旁边给瑶光打了个招呼,“瑶光这是雁儿,你表嫂。”

瑶光:“表嫂。”

“妹妹好。”江雁笑着应着。

江雁见到这个表妹的第一感觉是,这个表妹长得很高,比京城的许多女子都高。虽然在丈夫那里听过不少关于瑶光的传闻,但她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个女子。

见到那个做了满院子的农具的女子,听说当今陛下还格外器重她,当真是个有奇思妙想的姑娘。

对于瑶光去外面求学的事,江雁也听说过。好好的去外面求学,还是一个小姑娘家,实在是辛苦了。

在多重传闻的笼罩下,让江雁对了瑶光有了些好奇。具体的一些细节,乔洵并没有跟她讲,毕竟有些话说出去不一定有人信,乔家人都在保持着沉默。

直到看到了瑶光,江雁打了个招呼以后,觉得瑶光是个很清冷的人,面上没有多少的笑容,但起码脸色不是硬邦邦的。

孙氏抱着瑶光在院子里哭了好一会儿,才被瑶光搀扶着进了屋子。

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自然是要吃一顿团圆饭。

也是到了吃团圆饭的时候,江雁发现了孟鹤不在的事情。

“怎么没瞧见孟鹤?他是在忙吗?怎么这大半日都没见到。”江雁好奇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