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孙老太饼店

不过对她来说简单极了。

凭借着扎实的份量和极低的价格,孙老太饼店成功在京城打开了门路。

不少人家里孩子多,若是同宗兄弟挤在一起,一吃起饭来十几张嘴,一顿饭粮食都得去几斤。

粮食按照种类分为粗粮与细粮,价格自是相差不少。加上如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自是没有人日日吃粗粮的。

当家的娘子每日要精打细算花钱,又得让全家上下吃饱吃好。这不,目光就落在了孙老太饼店的干饼上。

要知道京城的物价不菲,便是去买一个巴掌大的炊饼都要一文钱。

这么大,这么厚实的饼只要两文钱!用的还是细粮,买回来自己捯饬捯饬,就是一顿饭了。

于是在不少明面上日子还过得不错的人家,纷纷过上了买饼的日子。

严槐安是靠着祖辈任子当上的小吏。

所谓任子,是官员任职满三年以后,可以凭借自己的信用,保举家中的子弟去为官。

当然这样的官职不大,连品阶都没有,只能算是小吏,但比起无权无势的普通百姓,已然强了不少。

靠着父兄的功绩,严槐安在吏部当着小吏。虽不及其兄,但跟一起长大的同龄人比起来,他日子混得不算不错。

每日出入府衙,跟官人们打交道。家中有贤妻操持,儿女双全。任谁见了,都会羡慕他。

但实际如何,只有严槐安自己知道。

在离发月银还有好几日时,严家的饭食就会大不如前,原先早饭能吃一碗半,那几日只能吃一碗,甚至晚上还吃不饱饭。

不过这几日不大一样!

严槐安每天都能吃饱,只不过吃的都是大饼。

关于家中大饼的事,严槐安听妻子说过。说是京城中的一个饼店最近开业,把价格定得极低,妻子排了好几日的队,买回来十几张饼。

于是一天两顿都是饼,煮饼、蒸饼、炒饼、干吃饼。

严槐安整理好衣裳站在院子里时,贤惠的妻子立马送过来的大饼,似刚从蒸笼里拿出来,热腾腾的冒着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