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光算着包袱里的干粮,还能吃上几日。
去商会的时候,商会里的掌柜的跟她说,马车一路会经过不少城镇,还有乡下的小村子,让她们不用带太多的粮食。
南边潮湿,面粉带多了路上不好易潮,潮了更容易长霉。加上路上生火做饭本就不容易。
所以在出发之前,瑶光就做了一大锅的馒头带在身边,到了饭点,拿锅蒸一蒸,热一下。
馒头早就吃完了,如果剩下的干粮也吃完了,她得考虑去林子里打猎,抓些动物做饭了。
只是还未等到瑶光动手,关泉县到了。
守城的衙役收了他们一人两文的进城费,就把他们放了进去。
商队路过城镇时,多是选一家客栈扎堆打尖住店,既把价格压得便宜一些,也方便大家一起动身。
瑶光和孙氏要了一个客房,另外,瑶光还问客栈的掌柜借用了一下厨房。
掌柜的是个三十来岁的壮年男子,长得膀大腰圆。听完瑶光的话,上前打量了一眼,琢磨这商队的人肯定有不少钱财,便开口道:“做饭!我这厨房里面好多东西呢!财米有盐都得花钱,收你三十文吧!”
听到要三十文钱,孙氏当即瞪大了眼睛!
只是借个锅借点柴火,怎么需要这么多的钱呢?
孙氏当即跟掌柜的讨价还价了一番。
两人讨价还价的空档,车队中的一个男子行色匆匆从客栈正门出去了。
只是那掌柜的铁了心,不肯松口,瑶光见孙氏一副气得不行的模样,开口道:“姨婆,没事的,我们有锅,我们去外面做饭吧!”
掌柜的听罢冷哼一声,冷言冷语道:“离我客栈远一些,别把我客栈给烧了!”
孙氏无奈瞪了那掌柜的一眼,被瑶光带着去了客栈外。
关泉县的商铺不多,大街上就三三两两的店铺,算不上繁华。
瑶光左看右看,挑了一块无人的树下,把自己的锅摆在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