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江北岸的日军发现南岸国军从前一个晚上开始迅速减少,遂决定展开追击。
西线的第11师团随即恢复攻势,自北向南展开攻击小南翔、江桥镇、钱家卫一线。
东侧的第3师团主力南下攻占龙华,另以第6联队和68联队封锁南市。
第 9 师团率先结束了休整与补充,迅速向西追击。与此同时,原本也在休整中的 101 师团接到指令暂时停止休整,与第 9 师团协同作战,以扩大战果。
宋鸿飞临危不乱,开始有条不紊地指挥着部队有序撤退。
他布置1营的四个连相互配合、交替掩护;又命令2营负责警戒两侧翼,以防敌人从侧翼发动突袭;待1营赶上来后,3营随即接替逐次掩护。
如此交替掩护,逐次后撤,带领全团加入了撤退大军的序列当中。
101 师团长伊东政喜见到屈家桥、徐家衖一带的我军有动摇迹象,遂以第157联队和骑兵101大队一部,火速投入第9师团的西侧,自田多里西侧向西南方向的夏家宅一带追击。
令伊东政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负责掩护教导总队主力撤退的教导3团已在此严阵以待,宋鸿飞精心设下了伏击,静等猎物上钩。
101师团追击部队以骑兵大队为先导,步兵联队紧随其后跟在后面。
日军骑兵101大队策马扬鞭,一路狂奔,快速向西追击。
宋鸿飞连下命令:
“注意隐蔽,不要暴露!“
“1营、2营放过先头的骑兵,全力消灭敌人的步兵!”
“3营务必要将敌人的骑兵堵截在二道河子,不让敌人前进一步!”
“战斗一打响,迅猛将其拦腰折断,彻底干掉它们!”
毫无防备的日军骑兵和步兵,像无头苍蝇一般闯入了这个精心设计的伏击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刹那间,枪声大作,民24式通用机枪狂吐火舌,密集的子弹和手榴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
猝不及防的日军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许多日军士兵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已命丧黄泉,短短20分钟内,就有超过一百多名日军当场毙命。
日军万万想不到,仓促撤退的国军非但没有乱,反而还敢设下埋伏?竟然还有这么强的战斗力?!
157联队长福井浩太郎心中大惊,已是满嘴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