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吾与敬之孰美

经过清谈盛会,王樟延的名气在京都逐渐响亮起来。

人人都在谈论王家、栖霞学宫、盛赞王家子弟的才学风骨,特别是年少成名的临安君——王敬之。

四岁熟读四书五经,能吟诗嘱文;

十岁入栖霞学宫随堂,以一篇《文以载道》震惊世人;

十五岁已可四处讲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弱冠之年为父试药,才子陨落,落得终身瘫痪。

每每说到这里,众人都会叹息,却又格外赞叹他身残志坚,对王樟延的敬佩又深几分。

长欢陷入了沉思。

我与王樟延相识于两年前的春天。

不,应该是我认识他于大成二十二年的春天。

他并不能认出我。

我是将笄,王樟延比我年长4岁。

哥哥虞弈琛以第二名的成绩入学栖霞学宫,父亲架不住我胡闹,便求了关系让我女扮男装来修学。

对外声称是商丘虞氏二公子,虞奕坤,后来因为不知天高地厚,得了个“虞家二世祖”的名头。

所以世人皆知虞家只有二子,大公子遗世独立,满腹经纶,二公子插科打诨,草包一个。

走过栖霞学宫的下马碑,赫然立着两块九尺高的石碑,上面刻着九十条《学子规》。

涵盖日常起居的衣着服饰、课内听讲到课外复习、修学期间的行为举止、礼仪规范。

洋洋洒洒三千九百六十八个大字,最不可理喻的一条是

——栖霞禁肉糜,修学期间食素,且过午不食。

我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因为我犯错抄过100遍的《学子规》。

王敬之、虞旭尧包括其他一些世家子弟是有正式的课表,学问和武艺并重,还有定期的下山试炼,而我们这些没有考试的子弟不同他们一个班级,美其名曰“预科班”,班内鱼龙混杂。

入学的第一天,碰上班内大家在不学无术,讨论同学中谁的相貌最为清秀?

大家一致认为只有临安君王樟延(字敬之)和虞城居士虞弈琛(字旭尧)能一较高下。

听说虞弈琛有个弟弟,便争相来看我。

彼时我的脸上带着未褪去的婴儿肥,面色白净,四肢瘦弱,手无缚鸡之力。

看起来更像十来岁的男童,班内学子评价我是——长大了活脱脱一副病美人的模样。

我怕他们看出破绽来,便拉了旁边的人来挡,“妈呀,看猴子吗?还让不让人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