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三条簪和园人参

【#她可是娇艳的花,也可以是锋利的剑#】

天幕上,一个衣着类似之前人们看过的清宫剧的女子,手持一把小刀,插进脑后的发髻中。

【这里的女子将“武器”藏于发间,作家冰心曾盛赞:“天下没有一个国家的农村妇女能和我故乡的‘三条簪’相比,在俊俏上、在勇健上、在打扮上,都差的太远了。”——冰心《故乡的风采》

相传,倭寇袭扰福州城郊,妇女在发髻内插刀子防卫。三支刀形银簪扁平如剑,刻有花纹,俗称三把刀,一把为国,一把为家,一把为己。

(字幕)在发髻上簪“三条簪”,一来方便劳动:既挑菜,又挑泔水、粪便,负载繁重,腾不出双手,因而发髻必须扎牢,不易坠散;二来跋涉郊野,如遇恶人,也可以簪防身,应急壮胆。】

古代的妇女们:用银子打的?这么大得好多钱?她们这么有钱还要劳动还要防身?

铁匠们:银刀锋利但银子软,很难当武器用吧,而且开刃怎么簪到头上?

【世易时移,髻头晃剑光,更是劳动人民的“时尚饰品”。

民国时期,当地多次以三把刀为蛮俗而下令禁止,引发农妇大闹警署,但最终也没能扭转。从此,三把刀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致使这一独特的地方装束渐渐被人们淡忘。

9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幸再次见到了不再用于防身的三条簪。历史时刻已经过去,但其所代表福州女性骨子里的坚强、勤劳、能干的品质却代代传承了下来。】

富贵之家的女性对此不屑一顾,勤劳能干算什么好品质?

农妇们:我也没少干一点活儿,咋就打不起这么大的的三条银刀簪头发?

一些权贵:这蛮人的风俗倒也有点意思,这样竟也好看,嗯,主要是姑娘好看。

【: 我有一个疑问,天天把刀插头上,头发不会被割断吗!

: 不会太锋利,就簪子。

: 刀头利就行,不必刀身利。】

铁匠们: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