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父亲的谋划

棹渡 一棹清歌 800 字 12天前

经过小刚闹过之后,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四个人虽然表面上相安无事波澜不惊,但每个人的心里已经再难恢复平静。

王国庆自从和淑芬母子组建家庭十几年以来,第一次感到了心寒。那时候他以为小他好几岁又条件不错的淑芬不计较他与张媛媛的过往,不计较他有两个儿子和老母亲,不在乎自己煤矿工人的身份肯嫁自己是因为感情。为了投桃报李,也为了双向奔赴,他狠心的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给刘芳一个给老母亲带着,只为了向淑芬证明自己的决心。他从不满母亲安排的婚姻起,一直渴望一份浪漫的爱情,一个他认可的婚姻。刘芳对他的深情他从来看不到,也感知不到一个妻子爱极才能痛极才会自我折磨的疯掉。

他以为真爱的张媛媛幸好幡然悔悟急流勇退。他又以为十几年的婚姻感情深厚却被长大的小刚揭开面纱,原来感情终究是一场谋划。他有点伤感。可是,自他嫌弃刘芳开始,他又何尝不是在为自己谋划?而抚养小刚,就是他必须向淑芬付出的诚意。

他对小刚视若亲生,从一尺长养到一米七五,付出的关爱和心血有目共睹。淑芬给了他从来没有享受过的温馨的家庭生活。他感动,所以他愿意为她母子心甘情愿的付出和奉献。他甚至自我感动。觉得淑芬和儿子肯定也能体会到自己为了这个家而把志军和志刚放在老家的苦心。现在志军到了成家的年龄,婚姻大事再不管说不过去了。他觉得小刚是城市户口,以后接不接班都可以在矿上谋份工作,而志军就不一样了,户口在农村,只能通过接班这条路。九十年代初城市户口还是很吃香的。那时候流行入股到国营企业换户口端铁饭碗。有个农村老师就为了女儿花五千块入股国营棉纺厂买了个城市户口。结果不到一年企业改制下岗了,铁饭碗打碎了,城里人也只能自谋出路,和农村人一样的去打工甚至搬砖,城市户口一下子就不值钱了,那些入股的钱也打了水漂。

志军不是冲着户口来的,也不为接班,他只为挣钱。来后开始相安无事,王国庆没想到小刚突然发难。小刚的话和态度让他心里一个激灵,原来十几年巴心巴肠的待他们母子他们依然“你的我的”分得很清,只有他王国庆傻傻的以为是一家人。回过头去重新审视走过的路,他第一次对志军生出了愧疚。第二天早上上班时追上前面大步走的儿子,对志军说“别生气,别往心里去,安安心心住在家里。他还小说气话呢”。志军笑笑,耸耸肩膀,“这是你们家,我感激不尽呐,气什么?”父亲一愣,默默点燃一根烟,狠狠吸一口,长长吐出一口烟圈。

志军自那天后下班就不回父亲家吃饭了,而是到食堂吃了饭去图书室坐到晚一些再回去,尽量不与后妈和小刚碰面。他心里已经有了决定。他不知道的是父亲也有了打算。

这天志军休息,父亲很巧的也休息。家里难得只有父子两人,王国庆很早就起来打扫房间,又买菜做饭忙活半天,告诉志军中午他老朋友要来吃饭,告诫儿子必须作陪。

中午时分,一个中年男人领着一个姑娘来了。王国庆迎进屋后作了介绍。父女俩家也在矿上,女孩在外面打工做服务员,比志军大几岁的样子,一进屋看到志军,大大方方笑了笑。又冲王国庆甜甜的叫了声“王叔叔,”王国庆高兴的应着,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志军。

吃过饭送走客人,父亲问志军对女孩印象如何?果然他已经猜到了是相亲。但是志军对她没感觉,父亲一问他甚至都记不起长相了。脑海里倒是浮现出子君的面容,他对父亲说子君过年回来。

王国庆一听气急,“你的子君八字还没一撇呢,她现在在哪?在哪?能马上结婚吗?”这个女孩因为年龄大点,女方要求是相中了就年内结婚。这次是女孩父亲和王国庆一拍即合,马上就喊女儿回家见面,因为志军家条件差点,觉得是板上钉钉的事。女孩的父亲见过志军,很满意他,女孩也满意,就等志军的意思了。

王国庆是巴不得志军马上结婚,先住进来把家安在这里,哪怕俩人再一起出去打工都可以。眼看小刚马上职高毕业进入社会,也是要谈女朋友的年纪。至少到时候这套房子不会被他独占。这是王国庆为志军的谋划,也是他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