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恩科消息传,书生空欢喜

在湖广那旮旯,有个叫范仲禹的饱学之士,住在武昌府江夏县南安善村。家里有老婆白氏玉莲,还有个七岁的儿子金哥,一家三口就这么过着紧巴巴的日子。虽说老范学问大得能装一肚子,可就是个穷酸书生,每天也就勉强混个温饱。

有一天,老范跟往常一样,出去跟同窗好友们会文。回来的时候,却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吧唧的,一进家门就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白氏一看自家老公这模样,心里直犯嘀咕,寻思着是不是跟人闹别扭了。赶紧走上前,细声细语地问:“相公,你今儿个会文回来,咋这么不开心呐?是碰上啥糟心事啦?”

老范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说:“娘子啊,你不知道。今天去会文,大伙都没做功课,一个个都在那儿收拾行李,忙得热火朝天。我就纳闷了,问他们这是要上哪儿去。嘿,他们跟我说,圣上开了恩科,文书都到咱这儿了。他们都打算去京城赶考,还说我要是去了,指定能拿个头名状元回来。我一听,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这才垂头丧气地回来。你瞅瞅咱这家里,穷得叮当响,拿啥去京城赶考啊!”说完,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模样,就像被抽了脊梁骨似的。

白氏听了,眼珠子一转,安慰道:“相公,你也别太愁啦。依我看呐,光发愁也没啥用。其实我老早也有个想法。我自打跟我娘分别,都好几年了。本来想着你要是进京赶考,我就跟你一块儿去,一来能陪你考试,二来我也能顺道去看看我娘。可谁知道,咱这日子过得这么紧巴,这事儿也只能想想就算了。”白氏又说了一堆宽心话,哄着老范。老范琢磨了一下,觉得老婆说得在理,再愁也变不出钱来,只能把这事儿先搁一边儿。

第二天一大早,老范正跟老婆在屋里洗漱呢,就听见“砰砰砰”有人敲门。老范赶紧放下手里的梳子,三步并作两步跑去开门。门一打开,嘿,原来是自己的老朋友刘洪义。老范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跟见了亲人似的,满脸堆笑,一把拉住老刘的手说:“哎呀,刘兄,啥风把你给吹来了,快进屋快进屋!”

两人手拉手进了屋,这屋子虽说破破烂烂的,可老刘也不嫌弃。因为老刘年纪大,为人又特别实在,白氏以前也见过不少回,所以也不避讳,大大方方地上前给老刘行了个礼,笑着说:“伯伯,您好啊!好些日子没见您了。”金哥也跑过来,奶声奶气地说:“伯伯好!”老刘看着这娘俩,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嘴里直夸:“好,好,都好!”

老范赶紧招呼老刘坐下,又忙着烧水沏茶。老刘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说:“贤弟啊,我今儿来,是有件大事跟你商量。你知道不,当今圣上开了恩科,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啊!”老范一听,点了点头说:“我昨天会文的时候才知道。”老刘接着问:“那贤弟你有啥打算没?准备去京城赶考不?”

老范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没了,苦笑着说:“刘兄啊,别人我能瞒,在您面前我可不敢撒谎。您瞅瞅我这家里,穷得就像那被洗劫过的破庙——啥都没有。拿啥去京城啊,我是有心无力啊!”说着,脸上露出一副无奈又凄惨的表情。

老刘一听,一拍大腿,说道:“贤弟,你别灰心丧气的。你跟我说实话,去京城赶考得花多少钱?”老范叹了口气,说道:“刘兄,这事说起来更让人头疼。我家娘子还想着,要是去京城,顺便能探望她母亲。这么算下来,我们一家三口去京城,杂七杂八的费用,至少得七八十两银子。这钱,我上哪儿弄去啊,还是算了吧。”

老刘听完,皱着眉头,沉思了好一会儿,然后一拍胸脯说:“行,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我去想办法给你凑凑。要是能成,那可真是太好了。”老范一听,感动得不行,连忙作揖道谢:“哎呀,刘兄,太感谢您了,您可真是我的大恩人呐!”

老刘站起身来,准备要走。老范哪肯放他走啊,拉着他的胳膊说:“刘兄,您这刚来,饭都没吃,说啥也得留下吃顿饭再走。”老刘摆了摆手说:“吃饭是小事,可别耽误了正事。我得赶紧回去,看看能不能多找些人帮忙,凑凑这银子。”老范见留不住,只好把老刘送到柴门口。分别的时候,老刘拍着老范的肩膀说:“就明天,你在家等我的好消息。”说完,大踏步地走了。

老范望着老刘远去的背影,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事情好像有转机了;发愁的是,自己这么穷,还得麻烦朋友帮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回到屋里,老范跟白氏你一言我一语地,又开始琢磨这事儿,就像在黑暗里找灯——瞎猜,也不知道明天到底能不能凑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