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认干爹皇爷巧布局

话说在那月色如水的秋夜,露水悄然落下,竹林里传来沙沙声响,与夜间的泉水声交织在一起。而在那幽静的小店里,原本该是宾客往来、热闹非凡的景象,此刻却冷冷清清,透着一股孤寂。

咱们接着说,张连登听皇爷说住在内罗城里,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满脸惊讶地问:“内罗城里,那可都是嘉庆皇爷的本家才能住的地儿啊!您该不会是和嘉庆皇爷沾亲带故吧?”皇爷嘴角微微上扬,笑着说:“那可不只是沾亲带故,论起辈分,还没出五服呢。”张连登好奇心更盛了,追问道:“那您贵姓大名啊?”皇爷不紧不慢地回答:“我姓赵,名飞龙。我家那可是富得流油,金银堆得像山一样高。家里管事的,个个都戴着亮红亮蓝的顶珠,可威风了。”

张连登一听,眼睛放光,心想这干爹可真是个大人物啊,接着试探地问:“您家管家都戴那么高级的顶子,您老肯定更是个大官,是不是戴绿顶子呀?”皇爷听了,笑着摆摆手,叹了口气说:“唉,我这一辈子啊,就是个平头百姓,啥官都没当过。”张连登有点不信,又问:“您既然是大财主,那肯定有上百顷田地,还有好多买卖吧?”

皇爷神秘一笑,说:“那是自然,各省各州府县都有我的买卖,平日里都是管家们帮我照料。至于田地嘛,我自己有一亩三分地,每年我都亲自耕种,图个乐呵。”张连登一听,撇了撇嘴,说:“您可拉倒吧,就一亩三分地,这可算不上啥大财主。我家还有二亩半地呢,今年收了一石二斗一升粮食。”皇爷哈哈一笑,解释道:“那亩三分地对我来说,那是宝贝,叫悌惜地。除此之外,我还有十八个总督庄头,他们各自管着大片田地。”

张连登来了兴致,继续问:“这些庄头都在北京城里或者关外住吗?”皇爷如数家珍般地说:“第一个庄头住在直隶保定府,其他的分布在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湖南、湖北、江南、江北、河南、汴京、浙江、四川、湖广、金陵、广东、广西、苏杭二州。口外关东那边收的粮食,都运到通州坝卸载,再转运到北京城。你信不信,京城里的十八科道、八大朝臣,都得跟我借粮,跟我套近乎。口外的四十八家王子,都是我的亲戚。就连那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见了我都不避讳。我进出昭阳正院,都没人敢拦我。”

张连登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说:“您瞧瞧,刚还说得好好的,这一会儿就开始说胡话了。您是不是脚底下踩了刺猬,胡言乱语起来了?”皇爷却一本正经地说:“你不信?我可没骗你,那些都是我的本家亲戚。”

咱们再把目光转到窗外,石秀英在外面听得清清楚楚。她透过破窗眼往里瞧,只见这位先生五官端正,气宇轩昂,心里琢磨着,这人要不是王爷,肯定也是贝子、贝勒之类的皇亲国戚。想到这儿,她抬起脚,使劲一跺。

张连登正跟皇爷说着话呢,突然听到母亲的跺脚声,立马心领神会,“扑通”一声,在皇爷面前跪倒,“咚咚咚”磕了几个响头,嘴里喊道:“干爹在上,受孩儿一拜!”皇爷满脸笑意,连忙伸手把张连登拉起来,关切地问:“你开这小店,一共花了多少本钱啊?”张连登一听,叹了口气,满脸无奈地说:“别提本钱了,总共就八串钱。生意好的时候,能喝点稀的,吃口稠的;要是生意不好,就得饿肚子,半饥半饱地过日子。”

皇爷听了,胸有成竹地说:“我有一笔帐,你去帮我讨回来,只要讨到这笔钱,你就不用再受穷了。”张连登一听,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连忙摆手说:“我可不去。”皇爷有些纳闷,问道:“为啥不去呀?”张连登皱着眉头说:“您这帐,肯定是东一家、西一家地跑着讨,都是算卦的小钱。我跑一天,也讨不了多少,还不如守着我这小店呢。”皇爷笑着解释:“不是算卦的帐,是北京的和珅,他欠我白银三千两。”

张连登一听“和珅”两个字,吓得脸都白了,连忙摆手说:“我可不去,这不是明摆着让我飞蛾扑火,自寻死路嘛!”皇爷拍了拍张连登的肩膀,安慰道:“别怕,你见了和珅,别提你的本姓,就说你叫张连登,他怎么可能认得你呢?”张连登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觉得皇爷说得有道理,便抬起头,满脸期待地说:“干爹,那您把帐本给我,我去讨这银子,就当是为咱家出份力。”

皇爷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没写帐本呢,于是说道:“我还没写呢,这就写。”张连登一听,连忙拿起砚台,说道:“干爹,您写,我来研墨。”皇爷担心张连登识字,看出破绽,便说道:“你去告诉你娘一声,我在这儿写。”张连登听了,转身往后宅跑去。

皇爷见张连登走了,连忙打开小包袱,拿出笔墨砚和半尺黄绫。他略一思索,提笔写道:上谕:九门提督和珅:朕躬出朝,私访贤良,晚宿通州张家店,收张连登为义子。今差御儿张连登进京入提督府,速发白银三千两,送至通州张家店。钦此。写好之后,皇爷把黄绫仔细折好,这才安安稳稳地睡了一觉,一夜无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墉看完谕旨,心里“咯噔”一下,暗自吃惊:“这是我之前上的参本起了作用,圣上竟然亲自出京私访了。还让小殿下拿着谕旨去提督府要银子,这肯定是把谕旨给弄丢了。和珅要是没见到谕旨,肯定会大发雷霆,张连登的性命可就危险了。万一出了什么差错,这责任谁能担得起啊?”想到这儿,刘墉赶紧把书童刘安叫到跟前,低声吩咐道:“你跟我一起去提督府,到了那儿,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一切看我的眼色行事。”

刘安连忙点头,遵命照办。他来到外面,大声吩咐:“顺轿,大人要去提督府拜会。”轿夫们一听,不敢有丝毫懈怠,赶紧把轿子抬了过来。刘墉上了轿,轿前张成、潘俭、吉庆、吉敬、马启、王全六人开道,后面跟着书童刘安。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没一会儿,就来到了提督府。

门军一看是刘吏部来了,吓得赶紧跑进去通报。和珅听到通报,心里犯起了嘀咕,暗自寻思:“我正要杀张连登,他却偏偏这时候来拜会,肯定有事儿。再说了,他还是我的老师,我只能出去迎接。”于是,和珅站起身,整了整衣服,快步往外走去。见到刘吏部,他连忙躬身施礼。刘吏部也还了礼,两人你谦我让地走进大厅,分宾主落座。戴成赶紧捧上茶来。两人喝了口茶,放下茶盏。和珅满脸堆笑地问道:“老师今日大驾光临,不知有何指教啊?”

这刘墉到底会怎么回答呢?欲知后事如何,咱们下回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