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狄公把胡作宾一顿训斥,命他如实招供。只见胡作宾满眼泪水,趴在地上,嘴里说道:“大人暂且息怒,容我细细禀明。前日闹新房这事,虽说我参与其中,不过是年轻气盛,随众人一起说笑。当时在华家的亲友,有三四十人呢。我见华国祥唯独对我阻拦,我担心若答应了,扫了众人的兴,所以没答应。谁知道后来长辈当面斥责我,我当时脸上挂不住,被他驳了几句,心里觉得很不舒服,就随口说了句戏言,让他三日内小心防备。我本以为这只是个玩笑,哪想到会惹出这么大的祸事。而且第二天华国祥又设酒相请,即便有嫌隙,也已经言归于好,我怎么会干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去谋害人命呢?我身为读书人,难道不知道国法昭彰,疏而不漏吗?况且家中还有老母妻儿,全靠我教书糊口,我怎么忍心做出这种非礼之事,连累家人呢?要说我有妒忌之心,别人的妻子就算妒忌又有什么用呢?就算妒忌,也应该是谋占、谋奸才是不法之人的奸计,断不至于把人毒死。若说我嬉戏过度,越礼犯规,我甘愿受罚,可要说我谋害人命,我实在冤枉啊。还请大人明察。”说完,那个妇人也在一旁叩头喊冤,哭得那叫一个伤心。狄公一问,原来是胡作宾的母亲,她自幼守寡,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成人,如今因为一句戏言,遭了这横事,生怕儿子在堂上受苦,所以一同前来,求太爷明察。
##狄公生疑
狄公听了这三人的话,心里犯起了嘀咕:“华、李两家女儿身死,自然着急来告状。只是牵涉到胡作宾,说他因妒谋害,这事儿疑点重重。且不说从来闹新房的人,不会害新人性命,就他这人的风度气质而言,也不像是谋害命的人。而且他刚才说的话合情合理,这事儿不能草率,不能轻信一面之词。”停了一会儿,狄公便问李王氏:“你女儿出嫁还不到三朝就死了,虽然死得不明不“白”,但据华国祥所说,并非他家所害。若说是因为闹新房,胡作宾下毒伤人,有什么人能证明呢?本县不能听一面之词就定案。你们暂且回去补词,明日亲临相验,到时候才能分辨真假。胡作宾无端起哄,被指为祸首,先关押起来,明日验完再作定夺。”
李王氏本是世家妇女,知道公门的规矩,理应先验尸再拷供。当下与华国祥退下堂来,乘轿回家,专等明日相验。胡作宾的母亲赵氏见儿子被发交县学,心里一阵心酸,忍不住嚎啕大哭。无奈这是本官吩咐的,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被带走,这才回家。准备着临场判案,暂且按下不表。
##华家准备相验
再说华国祥回到家,知道相验的事,闲杂人等都来围观。他只能含着眼泪,命人把听堂及前后的物件都搬开,在新房门前搭了芦席。虽然知道房屋被损坏,但这案情重大,也只能如此。好在他是个举人,地方上的差役不敢乱来。当时忙了一夜,他儿子看到美貌娇妻两夜恩情,却突然遭此横祸,哭得死去活来。李王氏心疼女儿,也在一旁痛哭,这一场祸事真是闹得神鬼不安。
##相验询问
到了第二天,坊地甲先同值日差来布置,在庭前设了公案,把屏门打开,以便在上房院落验尸,与公案相对。各种物件都准备齐全。华国祥又请了一个可靠的亲戚准备了一口棺木,以及装殓的服饰,预备验完收尸。一切准备妥当,巳正时分,只听门外锣声响起,知道狄公到了。华国祥赶忙穿戴好衣冠,同儿子出去迎接。李王氏则哭着到了后堂。狄公在福祠下轿,步入厅前,华国祥请狄公坐下,家人送上茶。文俊上前叩礼完毕,狄公见是他儿子,上下打量了一番,觉得他是个读书儒雅的士子,心里实在拿不定主意,便问他:“你妻子到家刚三天,前晚你什么时候进的房?进房时她什么样子,后来怎么知道茶壶有毒,她误服身亡的?”
文俊回答道:“小生因为喜期请亲友来拜贺,奉家父之命去各家回谢。一路回来,身体已经很疲惫。回家后又陪客人,直到客散,已经二更。然后又到父母跟前稍作请安,才回到房中。当时妻子正坐在床沿,见我回来,让伴姑倒了两杯浓茶,我们一起喝。我因为在书房和父母房中已经喝过酒,所以没喝。妻子就把那杯茶喝了,然后就睡了。没想到三更时,我正要睡着,听到她隐隐地喊痛。我开始以为她是受寒,没想到越痛越厉害,叫喊不止。正要让人去请医生,到了四更时,她就去世了。后来追根溯源,才知道她腹痛是因为吃茶。我们把茶壶一看,已经变成了赤黑色,这难道不是下毒吗?”
狄公又问:“照这么说,胡作宾前日吵闹时,进房了吗?”文俊说:“小生午前就出门了,不知道他进房没有。”华国祥接着说:“他午前和众人一起进房的。”狄公又问:“既然午前进房,茶壶放在哪里,午后你媳妇喝茶了吗,泡茶又是谁泡的?”华国祥被狄公问得一时答不上来,急得直跺脚,哭着说:“我早知道有这祸事,当时就该多留个心眼。这是新娶的媳妇,这些琐事也没在意,哪能知道得清楚呢?总之胡作宾向来嬉戏,前一天他进进出出的,他有心毒害,肯定不让人看见。而且他二更才和众人回去,难保午后灯前背着人下毒。这事儿只能请大人拷问他,他肯定会招认。”狄公说:“这可不是儿戏,人命关天,不能仅凭一己偏见就深信不疑。即便胡作宾向来嬉戏,这两天有伴姑在旁,他也不可能轻易下手。这事儿另有隐情,且把伴姑叫出来,让本县问一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华国祥见狄公替胡作宾辩驳,怀疑他有心袒护,着急起来,说道:“大人您是百姓的父母官,当官吃俸禄,理应为百姓伸冤。难道我会平白无故地陷害胡作宾吗?就像大人您说的,不一定是他毒害,难道就这么含糊了事吗?我身为举人,出了这事儿,都这么怠慢,那百姓岂不是冤沉海底了?要是照这样,平日里不都是徒有虚名吗?”狄公见他说胡话,因为他是苦主,也不好发作,只能说道:“本县不是不办这案子,此时追查,正是为了替你媳妇伸冤。若听你一面之词,就把胡作宾问罪,万一他是冤枉的,又有谁来替他伸冤呢?凡事都有个理,现在还没验尸,怎么就这么着急。这伴姑本县是要问的。”说着命差役进去带人。华国祥被狄公一番话,也无话可说,只能听他安排。不一会儿,伴姑就趴在地上了。
##伴姑回答
狄公问:“你就是伴姑吗?是李府陪嫁过来的,还是本地的老仆妇?这几天新房里人来人往,你怎么不小心照应呢?”那妇人被狄公这恶狠狠的话吓得浑身直哆嗦,低着头禀道:“老奴姓高,娘家姓陈,自幼蒙李夫人恩典,留在府里当婢女。后来蒙恩出嫁,和高起成了夫妻,一直都在李家当差。近来老夫人和老爷相继去世,夫人因为小姐出嫁,见老奴是旧仆,就命我来伴姑。没想到前晚就出了这事儿。小姐身死不明,求太爷拷问胡作宾。”
狄公一开始怀疑伴姑作弊,因为她是贴身用人,又怕华国祥嫌贫爱富,有其他隐情,让伴姑暗中害了小姐。所以一心要提伴姑审问。此时听她这么说,知道她是李家的旧仆人,而且是从小带大的小姐,不太可能突然毒害她。狄公心里反而没了主意,又问:“你既然从李府陪嫁过来,这几天泡茶、取水都是你一人照应。那临晚茶壶是什么时候泡的呢?”高陈氏回答:“午后泡了一次,上灯以后又泡了一次,夜间吃的是第二次泡的。”狄公又问:“泡茶之后,你离开过房间吗?当时书房有酒席吗?”伴姑说:“老奴出去吃了晚饭,其他时间都没出去。当时书房有酒席,姑少爷和胡少爷都在那里吃酒。但是胡少爷当时很生气,说了狠话,这毒药肯定是他下的。”狄公说:“照你这么说,也只是猜测。那午后泡的一壶有人喝吗?”伴姑想了一会儿,也记不清了。狄公只好进去验尸。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