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贞观年间的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盛世基石的奠定

一、战后废墟:经济民生的惨淡起点

隋末唐初,华夏大地历经近二十年烽火连天,宛如一片疮痍满目的废墟。昔日繁华都市沦为断壁残垣,洛阳城垣崩塌、街巷荒芜,长安虽曾贵为帝都,亦宫阙残破、市面萧条;乡村景象更为凄惨,田园大片撂荒,荆棘丛生,百姓在兵燹、饥馑与疫病多重肆虐下,人口锐减近半,“万户萧疏鬼唱歌”正是真实写照。

农业生产几近停滞,耕牛稀缺,农具损毁,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沟渠淤塞,河水泛滥成灾或干涸见底,致粮食产量暴跌,饿殍遍野,易子而食悲剧频现;手工业受创同样严重,工坊倒闭,匠人流离失所,纺织、陶瓷、冶铁等技艺传承中断,精美丝绸、瓷器产量剧减,品质下滑;商业更是奄奄一息,道路梗阻,匪盗横行,货币紊乱贬值,市场交易多以物易物,经济血脉近乎干涸,民生困厄至极,新生大唐王朝面临绝境重生挑战。

二、农本回归:土地、水利与耕织复兴

贞观初,朝廷笃定“农为邦本”国策,首要之举是土地分配。推行均田制,按丁授田,男子年满十八岁可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女子减半,力保耕者有其田,激发农民垦荒热情,荒芜之地渐现烟火,田亩数逐年递增,数年便恢复隋代七成规模,奠定粮食增产根基。

水利大兴为农业护航,中央工部设都水监,地方州县置水利官吏,勘察河道、修缮旧渠、开凿新河,如疏浚黄河、修复都江堰,引泾水修白渠分支,灌溉面积扩至千万亩,水患减少,旱涝保收田增多,关中、江南成鱼米之乡,“贞观之治”时粮食储备充裕,太仓粟米陈陈相因,斗米三四钱,百姓无饥馁之忧。

农桑并重新规,劝课农桑成地方官考核首务,朝廷培训蚕桑技艺,推广先进纺织机具,丝织品产量、质量飞升,“蜀锦”“缭绫”精美绝伦,不仅满足内需,还经丝路远销异域,换取巨额财富,田舍炊烟袅袅、机杼声声,乡村生机盎然重归。

三、工商初兴:官营引领与民营复苏

工业复苏,官营作坊打头阵。少府监、将作监整合能工巧匠,改良冶铁锻造,“唐刀”工艺精湛,削铁如泥,铠甲坚逾金石,为军队装备升级;陶瓷创新出彩,邢窑白瓷“类银类雪”、越窑青瓷“如冰如玉”,风靡上层社会,拉动窑业发展;造船业应漕运、海运需求,巨舶频出,可远航海外,技术传至东亚,奠定工业根基,民营工坊随之效仿,依傍官营技术溢出,渐成规模,城乡手工作坊林立,吸纳就业,产品丰富市场货架。

商业解冻,长安、洛阳建东市、西市,坊市规划井然,日中开市、日落闭市,秩序井然,管理严苛规范交易;货币改革统一开元通宝,币值稳定,信用提升,金融流转顺畅;国内商路修复,驿站完备,商旅往来便捷,“行商坐贾”活跃,茶叶、陶瓷、丝绸大宗贸易兴起;对外,丝路重振,驼铃悠悠,胡商纷至沓来,长安胡姬酒肆林立,异国珍货琳琅满目,关税充实国库,经济外向循环初成,民生在商贸繁荣中觅得多元营生。

四、税赋宽简:轻徭薄赋涵养民力

贞观税制秉持轻徭薄赋,力避隋末苛敛覆辙。田赋行“租庸调制”,租为田租,每丁年纳粟二石,较隋锐减;庸是力役代金,每人每年服役二十日,可输绢布代役,使农民专注农事;调则依乡土特产征缴,蚕乡输绫绢、麻乡纳布,税赋公平合理,契合民生产出,农忙时节不见官府催役,田间劳作井然,百姓安心稼穑。

遇灾荒疾疫,税赋减免成常态,水旱蝗灾,地方即勘灾上报,朝廷依情蠲免田租、力役,开仓赈济,送粮施药,防百姓流离失所;新垦荒地数年免税,吸引流民归田定居,荒地变熟地,中原、江南耕地拓展,粮食仓储常满,民力于休养中积蓄,经济内生动力渐强,藏富于民策略催生民间财富积累,为市场注入活力,消费升级拉动产业迭代,良性循环运转。

五、民生百态:衣食住行的向好图景

民生改善显于衣食住行细微处。衣着,丝麻织品普及,百姓从粗麻褐衣渐换轻便舒适绢布衣衫,色彩斑斓,款式多元,女子襦裙、男子袍衫依季而变,节庆更添盛装,裁缝铺满街,裁制时尚衣衫;饮食丰盛,主食麦稻兼济,面食花样翻新,馒头、包子、面条多样,南方稻米精制糕团,蔬果满市,“胡饼”“葡萄酒”传入,饮食融合异域风味,酒肆食坊熙攘,佳肴飘香。

居住条件改观,乡村茅屋翻新为瓦房,木梁坚实、泥墙厚实,庭院规整,植树栽花;城市宅第规划有序,高门大户楼阁精巧,寻常民居亦布局合理,邻里和睦;出行便捷,官道平坦笔直,桥梁坚固,马车、牛车、驴车常见,水路舟楫穿梭,“邸店”沿途供旅人休憩换乘,出行安全舒适,商旅出行无阻,货物流通高效,民生画卷在经济暖流中徐徐铺展,贞观朝于废墟崛起,绽民生富庶、经济繁荣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