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研究专家一辈子都梦想着编撰这样一本‘无意之作’,秦先生你却如此不以为意,好致命啊……
秦淮自动屏蔽了唐馆长脸上的微表情,拿回笔记本,挪了挪位置,开始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构图,分析,并且时不时给游客划一下重点。
游客们也乐得如此,他们偷偷拍照,偷偷录视频,也有游客屏住呼吸,凑近秦淮,悄悄的拍笔记本上的内容。
“看着真舒服,比看古董还有意思。”
“对呀,他的背影以及认真写字的神态,都能给人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
“突然好感动。这位小哥身上的品质,比精美的古董还珍贵。”
唐馆长看到此情此景,脸上皱纹撑开,挂满了会心的笑意,他有很多话想说,于是施施然开口:“我越和古董打交道,就越是明白一个道理。
中华的瑰宝,不是那些早已随着时代死去的器物,而是当今这样的中国人,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一如鲁迅笔下所描述的‘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
他们担得起‘国士无双,民族脊梁’八个字!
这样的人无论站在哪里,处于哪个位置,身上散发的气场都有一股催人奋进的感染力。”
唐馆长抑扬顿挫的客串了一次解说。
话音收歇,馆内沉寂了数十秒,随即响起此起彼伏的掌声。
在博物院里参观,本来便容易油然而生一种自豪。
围观秦淮研究玉器,使得这种自豪感逐渐升华。
而唐馆长煽情的话,则是画龙点睛,让他们心中盛满感动。
“此中有真意,欲辩以忘言!”
“眼睛糊了,我的眼睛里好像迷了沙子!”
“我来过几次博物馆,这一次,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因为我看到了活着的民族瑰宝。”
“别说了,我的眼睛里进了板砖。”
……
商雅抿了抿红唇,目光如一泓清泉,落在秦淮身上,再扫过游客和唐馆长。
《史记》中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虽然秦淮和唐馆长他们都未必能免俗。
但他们这类人,在常年被古董、书经、传统文化的熏染中,个人的品德境界与思想觉悟,真的会与凡夫俗子有所不同。
“就是生活中傻乎乎的不开窍,不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瑕不掩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