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二点。
在香樟树掩映中,巡洋舰驶入了距离市区七十公里的海浪射击场。
停好车,杨子江走入了大堂。
粗粝,坚硬,处处可见的花岗岩,和杉木地板,凸显了火药,钢铁的硬派美学。
宽大的前台里,有七八名身穿制服的年轻男子。
杨子江取出单位开具,警方盖章的国防教育介绍信,放到了台前:“我要训练。”
一名前台看了看,礼貌地将他引入了接待室。
一会,一名身穿职业装,四十余岁的精干男子走了进来:“你好贵宾,我是吕经理,很高兴为您服务。”
“带原装四路导轨的HK416,500发子弹。
配件需要战术灯,消音器,光学放大瞄准镜……
两把格洛克17,200发子弹,单独射击室。”
“好的,请。”吕经理拿出步话机,下达了命令,领他乘电梯来到了地下一层。
长长的走廊里,一间间关着的门里,传出了轻微的射击声。
两人走进了一间空射击室。
里面陈设极简单,一个木柜,一张沙发,一台饮水机,一张放有控制开关的木桌,对着百米外的靶墙。
两侧弹痕累累的墙壁,和淡淡的火药味,令人立刻感觉置身在了战场。
“柜子里有全新的护目镜,战术手套和防噪耳机。”吕经理倒了杯水,放在了小茶几上。
一辆推车被人送了进来,装备一件件的放在了长桌上。
杨子江拿起自动步枪,慢慢抚摸着,感受着熟悉的构造和触感。
“这枪除了重量稍大,六百米以上的超远距离,精度不如417射手步枪,堪称完美,因此大量特种部队采用。”吕经理说。
“没有完美的枪械,精度可以由激光指示器校正,417由于精度高,射速较慢,只适合点射和连发,中近距离很容易被火力压制,这在室内战中极其致命。”
“先生是行家,最适合场景的,就是最好的步枪。”吕经理称赞。
又一辆小推车送子弹来了,他将两种弹夹放在了桌上:“那我就不打搅了。”
杨子江点点头,锁上了门。
“咔嗒”一声脆响,装上了步枪弹夹。
将选择器拨成半自动射击模式,拉动枪栓上了膛,把步枪放在了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