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旅居181

遛狗岁月 枣华 761 字 9小时前

二狗一直往景区深处走,不知不觉来到了土家风情园,这是亚木沟景区的一大亮点,占地平方米,集中展示了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土家风情园最显着的标志是图腾广场内的镇园之宝——土家玉牛,由一整块岫岩玉精雕而成,长5米,高2.3米,重达12吨,堪称“亚洲第一玉牛”。

据说每年的四月十八,周边各村寨的土家人都会齐聚在此举办牛王会,向玉牛许愿,待愿望达成后便会尽快还愿。

五根图腾柱屹立在玉牛后方,分别代表羊、牛、鹰、龙凤和白虎,展现了土家人对自然的原始崇拜。

在民俗博物馆里,陈列着铜仁土家族的各类古老生活用具和土司时期的工艺品,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在土王楼,游客可以穿上土王服饰,坐在土王宝座上,感受土王时代的威严,学习有关土王的文化。

民俗演艺厅里,二狗观赏了摆手舞、金钱竿舞、竹竿舞、团结舞等各种土家舞蹈表演,还有刀尖漫步、大刀破胸、钢针穿喉等民间绝技表演,特别是后面两个,有点吓人,游客们惊叹不已。

红石桥头的土家鼓楼有“中国第一大鼓”,二面各为一张整牛皮所蒙,直径3.39米,重量逾1000斤,据说鼓声最大时能传达十里之遥。按土家人风俗,鼓敲三下分别会获得健康、自由、幸福,这个寓意太好了,谁不需要呀,二狗也去鼓足手劲儿,敲了三下。

鼓楼旁的“土家三坊”——酿酒坊、榨油坊、水碾坊,展现了土家先民的智慧和勤劳:酿酒坊取亚木山泉水,采用原始方法酿造的土家米酒,甘甜香醇;榨油坊里,游客可以呼喝着号子,一起推动撞木撞在油筒里,体验劳动的乐趣;水碾坊无需耗电耗油,利用流水的冲力带动石碾转动,就能把稻谷碾成米或者把米碾成粉。

这个土家风情园的每一部分都实实在在,游客在这里都能玩上好一阵子。

沿着景区继续前行,便能来到神秘的明朝古寨。

这里古树蓊郁苍翠,白鹭栖息,青石阶梯蜿蜒着铺满了曲折的巷道。一幢幢吊脚楼星罗棋布,还有三三两两的茅草屋,屋顶散发出淡淡轻烟,融入山色中,尤其是在烟雾朦胧的天气,颇有“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

在古寨中有不少小吃摊儿,如果累了饿了,可以品尝鼎罐饭、灰包豆腐、绿豆粉、土家炒米等特色美食,喝罐茶、藤茶、土家米酒等饮品。

二狗自己动手,参与了“打糍粑”活动。事先有人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几个壮汉抡起木杵,你一下我一下,有节奏地捶打着。糯米在木杵的重击下,发出“砰砰”声响,每一下都带着十足的力量,捶打时,他们还会默契地喊着号子,场面热烈。随着不断捶打,松散的糯米逐渐变成柔韧的糍粑团,空气中弥漫着糯米的香甜。

二狗看人家打起来又轻松又熟练,等她抡起木杵,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了,觉得木杵根本不听使唤,感觉它是在飘着的,有时候都打不到糯米上,还觉得自己的劲儿小得很。

在旁人指导下,她终慢慢掌握节奏。终于打完糍粑了,揪下一块,蘸上香甜的黄豆粉、白砂糖,软糯香甜的口感瞬间在舌尖绽放,二狗觉得很有成就感啊。

二狗一路上都在找那根“亚木”,没找到。后来问了别人,说这棵树神只是存活在传说中,实际是看不见的。哈哈,原来如此啊。

下山的路,有人坐了观光车,单趟20元。二狗觉得还没有那么累,继续徒步。明朝古寨到景区大门基本是下坡路,二狗沿着木梯一直往下走,进入峡谷,途中还观赏了仙女湖、七彩峡谷等景点,最终到达景区大门,与大部队汇合。

到了房车跟前,二狗发现老罗这个“快腿”早都回来了,已经把米饭蒸上了。一会儿琳达也回来了。二狗在她的指挥下洗了菜,又切了菜, Linda负责炒;老蒋拿出事先买好的一些成品的卤肉,一帮人在回廊里大吃一顿,疲惫的感觉一扫而空。今天这一天过得可太愉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