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舔狗界天花板16-1考察舔狗经济的潜力

他对自己的舔狗服务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制定了完整的业务模式。

1. 基础陪伴套餐:每天定期早安、晚安,偶尔听听客户的烦恼,提供基本的安慰。价格低廉,适合刚刚入门的客户。

2. 深度情绪陪护:每天不限时聊天,随时随地提供情绪支持,定制个性化安慰语录。这个套餐更贵,但客户愿意为全天候陪伴买单。

3. 线下约见服务:对于某些客户来说,线上交流无法满足她们的需求,她们希望有人在身边倾听、陪伴。这个服务收费昂贵,但有市场。

4. 恋爱模拟套餐:他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扮演“完美男友”。从日常甜言蜜语,到制造小惊喜,一切都精心策划,让客户沉浸在“恋爱体验”中。

舔狗生涯的成长

渐渐地,他的舔狗客户越来越多。

他学会了如何快速识别客户类型,掌握了不同类型客户的心理需求。他的舔狗方式越来越精细,他甚至能通过一个人的朋友圈内容,分析出她的情感缺失点,精准地填补。

但舔狗是一项精细活,必须拿捏尺度。

舔得太过了,客户会觉得腻,甚至反感;舔得不够,又不足以让客户产生依赖。

他开始研究话术,记录哪些安慰方式最有效,哪些行为最能打动人心。他甚至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做了一个“舔狗数据分析表”,每天复盘自己的舔狗效果,找出最有效的舔狗策略。

舔狗行业的风险

舔狗经济并非一门单纯的生意,它隐藏着各种风险。

首先是情感依赖的失控。

舔狗经济的核心在于提供情绪价值,而长期的陪伴和安慰,容易让客户在心理上形成深度依赖。秦越有一个VIP客户,是一名独居的中年女性,她在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后,对现实世界的男性已经失去信任。她习惯每天和秦越聊天,从晨间问候到夜间道晚安,每一个细节都离不开秦越的存在。起初,秦越只是一个“倾听者”,但时间久了,她开始对他产生强烈的感情,每天期待他的消息,甚至幻想他们之间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当秦越尝试减少互动时,她的情绪变得极端,开始向他发送大量的消息,询问他是否在疏远自己,甚至深夜打来电话,哭诉自己的孤独。有一次,秦越在一天内没有回复她,她竟然找到了他的社交平台账号,并在他的评论区疯狂留言,声称如果他不回复,她就去他所在地找他。

类似的情况不止发生一次。另一位年轻的客户,也因为过度依赖舔狗服务,在秦越表示自己可能要停止这份工作时,威胁要伤害自己,并且用自残的方式逼迫秦越留下。这让秦越意识到,他的舔狗生意不仅仅是情绪交易,它已经逐渐触碰到客户的心理脆弱点,而一旦某些客户情绪崩溃,他可能会被卷入不可控的局面。

其次是隐私风险。

舔狗服务不仅仅是陪聊,更涉及到客户最深层的情感世界。许多客户会在秦越面前袒露心声,甚至分享自己的私人信息,例如家庭矛盾、事业困境,甚至一些涉及财产的秘密。

秦越有一位客户,是一个富家女,她在家族企业的压力下,无法找到倾诉对象,便把秦越当作唯一的精神寄托。她不仅向秦越倾诉她的家族纠纷,甚至还主动分享了一些涉及公司财务的数据。秦越本无意探究,但这些信息的敏感程度让他感到不安。

问题在于,客户对他的信任并非真正的安全保障。一旦这些信息被无意中泄露,或者客户因为误解认为秦越利用了她们,后果将不堪设想。例如,有一位曾经信任秦越的客户,在与他发生误解后,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指控他利用她的脆弱进行情感欺骗,并且试图勒索钱财。尽管秦越并未做过这些事,但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攻击,他的名誉几乎毁于一旦。

小主,

再者是行业竞争与恶意竞争。

舔狗经济并非只有秦越一个人在做,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一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有人开始以更低廉的价格提供相似服务,有些甚至模仿秦越的风格,抢夺他的客户。

然而,更危险的是恶意竞争。有一次,秦越突然发现自己的一个长期客户,莫名其妙地向他提出质疑,声称他“同时在舔多个客户”,完全不专一。秦越感到疑惑,后来才得知,原来有竞争对手故意冒充客户,私下对其他客户散播谣言,抹黑秦越,企图让他的客户群体瓦解。

更有甚者,一些竞争者会恶意举报秦越的社交账号,或者故意制造负面新闻,让他的信誉受损。舔狗行业没有真正的“市场规则”,竞争者之间的博弈往往充满下作手段。秦越不得不开始思考,自己是否还能在这个行业中生存下去。

最后是自我认知的迷失。

舔狗服务是一种高度迎合的职业,为了满足客户的期待,秦越必须在不同的人面前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候,他是温文尔雅的知性男士;有时候,他是幽默风趣的暖男;而在某些客户面前,他又必须成为多愁善感的文艺青年。

起初,他觉得这是一种工作方式,能够带来可观的收入。但时间久了,他发现自己已经逐渐无法分清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一天,秦越在照镜子时,突然发现自己根本认不出镜子里的那个人。他已经习惯了迎合别人的需求,以至于在真实世界中,他竟然不再知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