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汪精卫叛变投敌

时间转眼来到1939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大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汪精卫叛变投敌叛国。

汪精卫(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名兆铭。

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

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

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

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

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

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

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汪精卫被举为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党、政权势均在蒋介石之下。

1938年8、9月间,周佛海的代表梅思平与日本首相近卫的代表松本重治在香港谈判,日方提出“不要领土、不要赔款,两年内撤军”,支持汪兆铭的和平运动。

1938年10月,他在接见海通社和路透社记者时都表示“未关闭停战之门”,他置轰轰烈烈的抗战于不顾,醉心主和。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离渝出走,12月29日发表艳电响应近卫第三次声明,在卖国的道路上一步步滑向深渊,最后身败名裂。

1939年5月,汪精卫等赴日,与日本当权者直接进行卖国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