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居民们开始尝试制作火山石工艺品,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火山石制作成各种精美的饰品和摆件。这些火山石工艺品在市场上受到了欢迎,为小镇带来了新的经济收入。
在小镇的温泉和火山石工艺品逐渐发展起来后,曲茵又收到了来自一个沿海渔村的求救信。这个渔村在战争中遭受了海上敌人的袭击,渔船被烧毁,码头被破坏,渔民们无法出海捕鱼,而且海水的污染也影响了近海的渔业资源。
曲茵赶到渔村时,海风呼啸而过,带着一股咸腥味和腐臭味。渔村的码头支离破碎,木板断裂,木桩歪斜在海水中。海滩上搁浅着几艘被烧毁的渔船,船身焦黑,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曲茵首先关注的是码头的修复。她和渔民们一起收集木材,木材是从渔村后面的树林里砍伐而来的。这些木材还带着树木的生机,散发着清新的木香。他们用锯子将木材锯成合适的长度,然后用钉子和绳索将木材拼接成码头的框架。
码头的木板则是用新砍伐的厚木板,曲茵和渔民们一块一块地将木板铺在框架上,用钉子固定牢固。在码头的边缘,曲茵还教渔民们设置了一些防撞的设施,用废旧的轮胎绑在木桩上,以保护码头免受海浪的冲击。
修复完码头后,曲茵开始关注渔船的重建。她检查了被烧毁渔船的残骸,发现一些船身的龙骨还可以利用。她带领渔民们以这些龙骨为基础,重新建造渔船。
渔民们用新的木材补充船身的缺失部分,用桐油涂抹在木材上,桐油能够防水和防腐。船帆则是用坚韧的帆布制作而成,曲茵和渔民们一起将帆布裁剪成合适的形状,然后用针线缝制成船帆,再安装在渔船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解决了渔船和码头的问题后,曲茵把目光投向了近海渔业资源的恢复。她发现海水的污染主要是战争期间的废弃物和油污造成的。
曲茵组织渔民们在海滩上设置了一些油污吸附装置。他们用废旧的棉花和稻草编织成一个个大球,然后将这些球放入海水中。油污会吸附在这些球上,渔民们定期将球打捞上来,更换新的吸附球。
对于海水中的废弃物,曲茵带领渔民们乘坐小船出海打捞。海面上漂浮着各种垃圾,有破旧的木板、塑料瓶等。渔民们用网兜将垃圾打捞上船,然后运到岸上进行处理。
随着海水逐渐变得清澈,曲茵从其他地方引进了一些适合近海养殖的鱼苗和贝类苗种。鱼苗在水桶里欢快地游动,贝类苗种则附着在一些贝壳上。曲茵和渔民们将鱼苗和贝类苗种放入近海的养殖区域。
为了保护养殖区域,曲茵教渔民们设置了一些简易的防护网。防护网用尼龙绳和竹子制作而成,能够防止鱼类和贝类被其他海洋生物捕食,也能避免它们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