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国内,安康寸步不离地一直守在师父跟前。按照师父的愿望,他希望自己羽化后葬在清城山。
师父活了一个多世纪,其实就过过十多年的好日子。他这一生,从出生起,就逢连年战乱,最后为了活命无奈出家为道。
当道士的前几年,他因为家乡发大水,一家人死得只剩他一个。从此,他便踏上了颠沛流离的乞讨之路。那时饥一顿饱一顿是常事,更加糟糕的是要是无意中冲撞了“贵人”,打一顿是轻的,搞不好当场丧命。
那次陈进新就是在乞讨时不小心撞到一名当地的乡绅,结果被打得四肢俱断。好在他在快要咽气的时候,遇到了清城山下来云游的两名道长。
看陈近新可怜,他们二人便用精湛的医术治好了他的伤势。
陈近新心中满怀着对那两位道长的深深感激之情。这救命之恩犹如重石压心,让他无时无刻不想着要如何报答这份大恩大德。
而且,经历了一番生死磨难之后,陈近新渴望能拥有一个安稳的栖息之地,不再四处漂泊流浪。于是,他毫不犹豫追着两位道长跑了两三百里,追上后他猛地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地恳求两位道长能够收留他。
然而,眼前的这两位道长仅仅只是道观中的低阶道士罢了,论资历和修为,尚不足以担当起师父的重任。
但当他们看到陈近新那副可怜巴巴、孤苦伶仃的模样时,内心深处不禁泛起一阵怜悯之意。最终,实在不忍心拒绝这个孩子的苦苦哀求,两人商量过后决定先将陈近新带回山上再说。
就这样,陈近新跟着两位道长踏上了蜿蜒曲折的山路,一路艰辛跋涉来到了素问洞。说来也是缘分使然,当时素问洞的掌门恰好路过,见到了这位新来的少年。
掌门细细打量着陈近新,只见他虽谈不上天资聪颖、机智过人,但却有着一股子吃苦耐劳的劲头儿,尤其是那双清澈纯净的眼眸中透露出一种与道家学说颇为契合的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