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想了想自己如今鼓鼓囊囊的家资,心情好了许多,“小妹,你说得对,二嫂听你的。等明儿县试考过,我们就再去开铺子赚钱去!”
叶盼汣笑着点点头。
回到家后,叶盼汣便找到柳氏。
柳氏正在收拾着灶房,她勤快,灶房永远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
翠花也在灶房里帮着忙,干活利索。
“大嫂,翠花,我有件事想请你们帮忙。”叶盼汣笑着说道。
母女俩手上不停,柳氏冲她道,“小妹太客气了,你说。”
“如今白鹿书院对外也收女子去书院。当今盛平公主每日也上朝,与陛下众臣子一同议事理政。”
叶翠花有些不理解,“小姑,这些离我们好远,我们能帮什么忙啊?”
叶盼汣看着她,“翠花你今年才十九,就不想去书院念念书,寻个自己想做的做?就像桃花习武,桂花喜文,玲儿喜玉那般?”
叶翠花擦桌子的手顿住了,想了一会才道,“小姑,我觉得我现在和娘一起操持着铺子,整日能看到浩儿囡囡还有大家挺好的。”
在吴家过了六年苦痛日子,磨平了她所有的棱角,能过如今这样的日子就好。
她不想上书院,被指指点点。
玲儿去书院,村里人不解,背后说了不少闲话,就是碍于叶家对村里人的帮忙,没当面来说。
她只想安安静静地过自己的小日子就好,再说了,她对识不识字,文啊武啊玉啊,桂花的那些书画琴棋,她都不感兴趣。
叶盼汣笑着拍拍她的肩,“自己想清楚了便好,也没什么不好。就是辛苦大嫂翠花,帮我把这两件事在久久卤对客人多说说。”
自己的人生想要怎么过,每个人经历的都不同,想要的也不一样,自己想过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便好。
她没觉得翠花如今这样不好。
柳氏没问为什么,毫不犹豫应了,“成,明天去的路上我就给田婶子说说,她准能把这事干好。”
她和翠花都是不太爱说话的,田氏却不是,在铺子里,逮着人说话,热热闹闹的。
“正是,这事还就得田婶来。”叶盼汣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