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正常的欲望

这时,王铭走进殿堂,恭敬地向李华行礼:“参见陛下!”

“朕有意为王子寻找一位名师,你有什么推荐人选吗?”李华问道。

现在,王子已经八岁了,是时候给他找一位专门的老师了。

“在齐国有一位博学的学者,名叫孙阳。”王铭答道。

“臣在齐国学习时曾与他相识,若陛下愿意,臣可以写信邀请他前来,指导王子。”

在稷下学宫求学期间,王铭与孙阳关系颇好,所以当听到李华想为王子寻找老师时,王铭立即想到了自己的好友。

“孙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华皱了皱眉。按照以往的记忆,正是孙阳影响了王子的思想。此人过于古板,导致王子变得缺乏灵活性和果敢。

尽管如此,李华深知儒家学派在教育方面的成就。

“朕认为孔宣夫子不错,不如请他来担任王子的导师。”

李华淡淡说道。孔宣曾经教导出了如墨离这样的大才,后者虽然出身儒家,却是法家代表人物,可见其育才之道颇有建树。而孔宣更是五大学者的领袖之一,让他教导王子应该是最合适的选择。

然而,王铭迅速回应:“陛下,这位先生已多年不再收徒,恐怕不愿前来。”

“另外,这位先生个性独特,可能与陛下意见不合。”

听出王铭的忧虑,李华坚定地说:“你退下吧,这事由朕处理。”

王铭知道李华一旦决定了事情,谁也动摇不了,便没有再继续争论,退出了大殿。

不久后,李华传令给郑平,要他立刻出发去齐国,邀请孔宣来教授王子。

郑平接到任务时,苦笑连连。他在大秦的地位虽显赫,但要让孔宣这样的大师屈尊前往,实在难度不小。

考虑到孔宣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和实力,郑平感到颇为困扰:即便孔宣的学生墨离、张策都出自儒家却能成就大事,但他本人如何说服呢?

为了提高说服的成功率,郑平请求拜见李华。

李华回答说:“只要你完成这个使命,或许我会考虑接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