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仅此而已。
在如今的大夏。
百姓们需要的是更大尺寸的液晶电视,譬如50寸、60寸甚至70寸的电视。
但这种要求,需要8.5代以上的生产线才能满足。
换句话说,现在这种技术只有三兴、LG和索霓等少数高丽和东瀛的企业掌握。
这也导致大夏国内的消费者一直在被这些外企割韭菜。
后来的大夏,一台55寸的电视卖2000左右,国产屏幕价格顶多1000出头。
但现在,光是一个55寸的屏幕,就要被这些高丽和东瀛公司卖出元以上的天价!
他们仗着技术优势,始终以最高价卖给大夏百姓最差的屏幕,利润率高达百分之五百以上。
后来,大夏也曾经组织过企业开展技术突破,联合起来建造生产线。
东瀛和高丽的企业见状,立刻采取行动。
一方面压低自己生产的屏幕价格,同时警告那些开展自研技术突破的企业,你们就算建造出生产线,也会被我们的价格战打死。
另一方面,还有企业跳出来唱白脸,诱惑鹏城等地的公司,说要成立合资公司,一起建造最先进的液晶面板生产线,共同赚钱。
等大夏国内的液晶面板企业同盟解散,建造生产线的计划告吹后。
那些东瀛和高丽的企业一转眼,又重新开始将液晶面板卖高价收割国人。
曾经许诺的联合生产线也没了影子。
那个时候,大夏每年要进口数千亿美刀价格昂贵的液晶屏幕,举国上下用无数血汗换来的财富就这么被东瀛和高丽等国的企业借助液晶面板的技术垄断收割了。
痛定思痛之后,京冬方才终于站了出来。
无论花多大代价,也必须独立自主地将液晶面板产业搞起来!
当时最危险的时候,京冬方的总裁甚至说过。
“如果我们倒了,我们这些人还在大夏,也算是为了大夏产业垫了个底,也算是先烈!”
京冬方甚至都已经壮烈到做好了破产的准备。
可即便是破产,也能为大夏的民族液晶面板企业留下一批技术和人才,后来者也依然有机会追赶甚至超越国外。
果然。
在京冬方开始建造液晶面板生产线,不断搞研发、搞技术突破的时候。
迎来了外资疯狂的绞杀。
技术封锁和价格战双管齐下。
京冬方的3.5代生产线刚刚建好,外资的同类产品立刻价格雪崩,坚决不给京冬方任何利润。
再然后,京冬方积累技术,顶着压力,四处融资贷款,搞出4代线、5代线,同样面临外资的绞杀,根本看不到盈利的前景。
没办法!
人家现在有6代线、7代线甚至8代线的超高利润,5代线以下不赚钱也无所谓。
总之,坚决不让大夏自己的民族企业赚钱!
而此时的京冬方。
就在经历这样的绝望时刻。
已经亏损了十几年。
无论是股市还是银行,包括各地乃至于中枢支持京冬方的ZF,面对这样遥遥无期的亏损,都已经失去耐心了。
而京冬方,还在吭哧吭哧,准备建造6世代生产线!
但现实是,已经没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