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不上想别的,阮梨初现在一心只想好好欣赏她老乡的小提琴演奏。
场上,曲子才刚刚开始。
陆言卿的右手不疾不徐,琴弓在如丝的琴弦上缓缓滑动,明媚春光、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草桥亭畔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
让人仿若看到了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途中,与梁山伯相遇相知的美好画面,以及那同窗共读三年的场景。
大殿内有人被这旋律所感染,脸上不自觉地露出微笑,有些人甚至随着旋律轻轻地摇摆身体。
他们并不知道这首曲子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但就是仿佛被带回到了一段纯真美好的时光。
随着旋律的推进,陆言卿的右手开始加快节奏,琴弓的舞动愈发灵动,左手的手指也在琴弦上灵活地跳跃。
曲调如泣如诉,动人心弦,诉说着男女主角爱情的曲折与无奈。
陆言卿的身体随着旋律的起伏微微摆动,时而前倾,时而后仰,整个人彷佛与小提琴融为了一体。
“观众们”的神态动作也随之进行了变化,有人表情凝重、眉头紧锁,有的则不自觉握紧了拳头。
随后,旋律进入高/潮,陆言卿的双眼紧闭,眉头微微蹙起,全身心沉浸在这凄美的故事之中。
“观众们”的情绪也跟着旋律进入高/潮,沉浸在旋律带来的悲伤氛围中无法自拔。
对此,阮梨初感受的最为直观。
因为她身旁的容春华,正紧紧攥着她的胳膊,眼睛红红的是说不出来的悲伤和痛苦。
从容春华的反应来看,《梁祝》中祝英台抗婚的无畏、哭灵的哀伤、投坟的决然,她似乎都能感同身受。
有那么一瞬间,阮梨初还以为容春华也是穿越的......
音乐的尾声,旋律悠扬,情感深沉,如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双飞,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当最后一个音符悠悠消散在大殿的空气中,人们仿若都处在余韵当中,久久未能回神。
听者如痴如醉,演奏者半梦半醒。
短暂的寂静后,大殿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音乐的世界是最直观的,任何听众,不需要专业的技能,只要用耳朵听,都能听出拉的好不好。
耳朵是骗不了任何人的。
这话对大盛人适用,对洛月人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