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顾良才的再三推举下,老支书红着老脸,自豪满满地与大家分享了渡口村改革的心路历程,“那时候穷啊,除了一个纸盒厂,村里再没有其他稳定的进项,洪水过后更是雪上加霜。
村西头的唐家,被山体滑坡砸毁了两间房,他家老婆子被压断了腿躺床上,连去医院做手术的钱都没有,还是大家伙儿东拼西凑筹了些。还有好多人家屋子塌了没钱修,在村小的教室里一直凑活到冬天。
幸好良才仁义,主动跟我说,要再带些人出去干活儿,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他就和我商量,要给大伙儿谋个出路。”
他向身旁的顾良才稍微欠了欠身,又继续道,“良才从外地找了农学专家过来,教我们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又带着人帮村里挖渠修路,后来陆续建了几个加工厂,彻底解决了村民的收入问题。尝到甜头后,全村上下更是拧成一股绳地干,现在我们村户户通公路、家家有工作,村小的条件也得到了全面提升。村里一共一百八十二户人家,去年盖了新楼的有七十六家,另外的这两年也有盖新楼的计划。”
这个数据一出来,现场满是雷鸣般的掌声,“这么短的时间里,竟让一小半的人家都盖上了新房,王支书,你们真是了不起!”
“是呀是呀~”
潘书记也笑了,“立足农村、扎根农村,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改革标杆。顾同志,你在制定渡口村改革方案时的具体思路,可以跟我们大家讲讲吗?”
顾良才先是自谦了一番,随后将渡口村改革的初心以及过程中大伙儿的态度、遇到的困难一一娓娓道来。
“...其实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给乡亲们谋一条出路。在这过程中,也有人建议要不要干脆找两家做加工的厂子落到村子里,但我不建议这么做。
工厂容易产生废水废气,处理不好,对于环境的污染是毁灭性的。咱们这儿好山好水好风光,若要为了一时的利益祸害儿孙,实在是得不偿失。正好咱们村子里也有大把的资源,就这么放着着实可惜,不如就地取材,将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这样既能让口袋鼓起来,又能保留村庄的样貌。
好在王支书领导有方,在他的支持下,渡口村的乡亲们团结一心,对我的提议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帮助,这才有了后面大家看到的成效。
渡口村的改革从目前来看,是比较成功的,我也希望其中的经验能够被推广到更多地方去。但有两点,我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一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地区的现有资源,千万不要直接套用。二是要以人为本,切勿揠苗助长。评价一个地区是否致富,不能只看多修了几条路、多盖了几座房,要看老百姓的日子是不是真的过起来了,得看他们身上的衣裳是不是穿得比从前好、吃肉的次数有没有增加、脸上的笑容是不是比之前更灿烂,这才是真正的致富。”